第261段(1 / 2)

始演奏,就已經有了這麼大的聲勢,其他在休息室裏的選手都有一絲羨慕,更有的則露出了一絲嫉妒。

琴鍵上的雙手,毫無征兆地跑動起來。

肖邦練習曲p.10No.4

到了決賽,李雲迪再無保留,所選作品,全部都是自己最擅長的作品。

雖然此刻李雲迪還沒有獲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但無疑,對於肖邦作品的理解,李雲迪遠比一般的鋼琴家要深厚的多。

左手在琴鍵上微微地彈跳著,奏出短促而結實的和弦,右手的五根手指,卻如同忙碌的蜜蜂般,在溫暖的中音區和明亮的高音區不斷地飛舞盤橫。急促而緊張的音流,從樂曲一開始,就連續不停地從指間傾泄出來。

然而,如此急促的旋律,李雲迪手上的動作卻始終十分舒適自然。遠遠看去,李雲迪急速跑動的右手,手型卻如同教科書般標準,無論跑動如何急促,指關注突出的弧度始終沒有一絲變化,看上去是那麼賞心悅目。這樣的手型,也充分說明了李雲迪在鋼琴的基本功方麵的紮實程度。教鋼琴的老師經常會強調一個慢字,很多初學都不理解。不明白為什麼簡簡單單的一個抬指,一個穿指動作,老師們卻要要求他們做上幾十、上百乃至數千遍。直到自己有一天也演奏起了貝多芬、肖邦的奏鳴曲、協奏曲時,才感歎當初老師的苦心。像是現在,人們隻看到李雲迪的演奏看上去是那麼省力,自然,卻不知道,他要做到現在這樣的程度,需要付出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看著李雲迪的演奏,陸維完全明白,要鍛煉出如此一個近乎於沒有毛病的手型,需要練習有多大的恒心和毅力。正因為如此,陸維對這個自己奪冠的最大對手,內心裏充滿了敬意。

肖邦的這習曲,是一左右手都“照顧”得十分周到的練習曲,右手快速的旋律過後,緊跟著相似的旋律便移到了左手的低音區。而閑下來的右手,則繼續左手剛剛的工作---伴奏。

李雲迪的左手,表現同樣完美。人們幾乎聽不出那移動到了左手的主旋律,同剛剛右手的演奏有什麼變化和區別,一樣的流暢,一樣的力度均勻,一樣的輕鬆寫意。看到李雲迪左手上的功夫,就連評委席上的幾位評委,都不禁輕輕地點著頭,露出了讚賞的神色!

李雲迪的演奏,同樣讓在休息室裏等候比賽的選手們感到了壓力。雖然走到這裏,幾乎無一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然而麵對李雲迪這幾乎毫無缺點的肖邦練習曲,仍然讓這些選手們露出了慎重的表情。雖然早就知道李雲迪很強,但卻沒有想到,他在肖邦的練習曲上,已經達到了這樣的高度!

而眾人的驚歎還沒結束,李雲迪的琴聲又再度響了起來。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李雲迪的真正實力!

“咚!”,隨著李雲迪的左手落在鋼琴的低音區,一聲帶著金屬聲的渾厚低音響起。原本帶著一絲優雅的斯坦威,隨著這聲通透的和弦,被蒙上了一絲**的色彩。

隨即,升C小調那略帶神秘的分解和弦,如同黑暗中的河流般,隨著李雲迪在琴鍵上輕輕遊動的左手漸漸湧出。

肖邦遺作,OP66,幻想即興曲!

肖邦一生,一共創作了四即興曲,然而,最為世人所熟悉的一作品,則是他創作於183年的這標題為“幻想”的即興曲。說起這段即興曲,還有著一小段故事。據說,肖邦在創作完這“幻想”即興曲後,認為這樂曲的主旋律與法國作曲家莫舍列斯的一即興曲的主題有些相似,因此作為了免遭非議而拒絕在生前出版,因此直到他去世之後,這動聽的曲子才在樂譜夾內被後人現。然而諸多的樂評家們卻都認為,這樂曲的內容遠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豐富得多,結構也嚴謹得多,而由這一段小故事也可以看出,肖邦對於藝術創作的嚴謹態度。

這“幻想即興曲”,也被樂迷們認為是肖邦的四即興曲中,最為優美的一。

靜靜湧動的琶音過後,是隨之而來的主主旋律。

同左手的安靜不同,當李雲迪的右手接觸到琴鍵的那刹那,便立即帶起了一串極度快速地、如同急促的雨點聲的旋律。帶著一種回旋往複的節奏,這段極富幽靜色彩的旋律以一種回旋般的形式,迅速地從溫暖的中音區向華麗的高音區湧去。

李雲迪右手修長的五根手指,第三關節同琴鍵垂直成一個標準地九十度,敏捷地抬指,放指,每個音符連接的過程,都是那麼流暢自如,力度的傳遞毫無一絲生澀。使得這段如同回旋曲般的旋律,散著一股晶瑩剔透的氣質。

而隨著旋律走到最高點,那一向十分規整的句法,卻突然間變得一片灑然,右手地五指,如同天女散花般的從琴鍵上急轉直下。帶起一片如同飛濺的水滴般的音流。

隨即,音樂轉入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旋律,左手輕輕的伴奏,如同極遠的夜晚的海麵上泛著的燈塔地光,而右手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之中,卻隱含著一段如同鍾聲般的旋律,使得音樂在快速流動地過程中,仍然帶著強烈的線條感。

無論是剛剛的那練習曲,還是此刻的這幻想即興曲。在李雲迪的指下,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純熟。舞台後方的大屏幕上,演奏中的李雲迪臉上的表情悠然、閑適。即時是在高速的音樂流動中,他也僅僅是偶爾低下頭看上一眼正在演奏地雙手,大多數的時間,眼睛卻是微閉著或是看向前方,雙眼中泛著靈動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