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看出了林星的疑惑,殷青璿解釋道:“最開始的時候,桃花源的空間入口的確在兩湖地區。秦朝的時候,桃花源先祖為了躲避戰亂,偶然間闖入此地。而率領族人進入此地的族長,據說還是一位得到先秦大能傳承的修士,但根據桃花源內部的傳說,先祖當時也隻是一個低階修士,否則也不可能為了躲避秦亂而率領全族遷徙。他們進入這裏後,就定居了下來。”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聽著殷青璿的講述,林星不由得想到這句話。
“由於桃花源靈氣充沛,先祖又有強大的傳承,終是修煉有所成就。隻是這時候大家早已安頓下來,先祖也不想再接觸凡俗,於是他幹脆下令,桃花源所屬,非要緊事情,不得進入凡俗。於是,這成為了一條祖訓流傳至今。從秦朝開始幾百年以來,不論是對凡俗還是修真界,不論是在和平年代還是戰爭時期,桃花源基本上都保持著封閉和獨立。直到......”
說到這兒,殷青璿頓了頓,“這件事情讓桃花源經受了第一次災難,帶來了血的教訓。”
“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吧!”
“先祖們進入桃花源後,並沒有在意入口陣法的事情,這也是讓先祖後悔一生的事情。”殷青璿歎了口氣,說道:“在東晉時期,一個漁人偶然間發現了桃花源的入口。”
林星心中一動,想起了《桃花源記》中的相應句子。
“按理說來,那種天然陣法,普通人是進不來的。但那個漁人可能實在是運氣好,竟然迷迷糊糊地到了桃花源入口。”說到這兒,殷青璿的語氣透露著無奈。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林星情不自禁說出這句來。
“忘路之遠近......”殷青璿苦笑,“隻能說那個漁人運氣實在好,這樣都能夠碰到。後麵的事情,你都知道了。那個漁人進入了桃花源,先祖們熱情款待了他。走的時候還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是,善良淳樸的先祖們哪裏想得到,那個家夥根本沒把這句話聽進去,出去後一路做標記!”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林星很快將文中句子對應。
“讓桃花源遭受大災難的,就是那些標記。”殷青璿似乎對那個漁人氣的牙癢癢:“他哪裏知道,即使他做了標記,作為一個凡夫俗子,也不可能再找到了!那個漁人剛剛離開,就有一個上古時期的邪魔經過此地。那個家夥發現了標記,那可是上古邪魔,它順著標記一路輕輕鬆鬆就找到了桃花源。麵對這樣的地方,那個邪魔怎麼可能不動心。由於是晚上,大部分人都在休息,邪魔當即就發動了突襲。”
“雖然桃花源人人修煉,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先祖那樣的強者,絕大部分都是低階修士。更何況,那是一隻上古邪魔。麵對邪魔的突襲,他們隻能拚死抵抗。當時先祖正在閉關,待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桃花源已經是血流成河。”
“先祖最終以重創的代價殺死了邪魔,桃花源的災難解除了。但對那些死去的族人的愧疚成了先祖的心魔。先祖始終認為,是自己的疏忽,造成了那些族人的犧牲。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這樣的事情,先祖顧不得養好傷,而是在處理好這次災難的善後事務後,靠著原本微弱的陣道基礎,開始自閉關推演陣道,這一推演就是五十年。等先祖閉關結束的時候,已經是陣道大師。”
“先祖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銷毀原本的入口,並開辟了另一個空間入口。由於年代太久,那個空間入口的地點現在也沒人知道了。”
“那次戰鬥,先祖受了重創。但為了桃花源的安危,先祖根本不願意多花時間治療,帶著重傷就去閉關推演陣法了。出來後,先祖又耗盡了全部心力來建立新的入口,這讓他的傷勢進一步惡化。當新的空間入口完成的時候,先祖也倒下了——從一個堂堂的高階修士、陣道大師變成了臥病在床的老年人。”
說到這,殷青璿歎了口氣,但敘述的語氣滿是敬佩,“可以說,先祖為了桃花源,奉獻了他的一生。直到逝去前,他心心念念的還是桃花源的事情。”
“我相信,他老人家的英靈一定還在默默的保佑著桃花源的人們平平安安吧。”林星忍不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