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會兒的蔡吉還不知曉自己儼然成了神怪故事裏的主角。更不知曉周邊州府的一些饑民在吃蝗蟲之前會先默念幾聲“小蔡府君駕到”,因為這些老百姓迷信蔡吉的名號能鎮住蝗神將可怖的蝗蟲變成可口的糧食。蔡吉此刻最為關心的還是蝗災過後東萊縣所遭受的實際損失。

此刻在不其縣的縣衙之中,卻見太史慈將一卷竹簡遞給蔡吉道:“小府君,這是郡裏傳來的最後一份文案。看來此番僅有不其、長廣兩縣遭災。說起來這可都是小府君你的功勞啊。試問而今天下間又有哪個太守會親自帶兵撲滅蝗蟲。唯有小府君一人爾。”

“子義兄謬讚了。吉不過一介女流,光憑一人如何能擋得了那洶湧的蝗潮。而今能在半個月內剿滅飛蝗還不是諸君同心協力的成果。再說眼下還未到慶功之時,如何幫不其、長廣兩縣百姓恢複生產,才是我等首要考慮之事。”蔡吉說罷,又將麵前的一封竹簡推到太史慈麵前道:“子義兄,你看這樣寫行嗎?”

“可以。小府君學得真快。”太史慈仔細看了一番竹簡後點頭道。

蔡吉眼見太史慈首肯了自己寫的文案便欣然蓋上了官印。原來自從蔡吉到不其縣之後她便不能再做甩手掌櫃不管公文之事了。可蔡吉並不懂東漢的公文格式。為了不破壞自己好不容易在不其縣建立起來的威信,蔡吉隻好求助於相對熟識的太史慈。好在太史慈好歹也是奏曹史的人,在他的指點下蔡吉這段日子收發文案倒也沒鬧出什麼笑話來。

而太史慈看著蔡吉熟練地署名蓋章已頗有一郡太守的架勢,不由試探著問道:“話說小府君那時親率兵馬來不其救災。難道就沒想過東萊防務空虛會引周邊諸侯來犯?”

蔡吉收起了竹簡衝著太史慈嫣然一笑道:“想過啊。不過眼下曹操正與呂布爭奪兗州。袁紹正與公孫瓚爭奪幽、並二州。至於徐州的劉府君、北海的孔府君皆是愛惜名聲之人,不可能會在這節骨眼兒對東萊落井下石。吉見東萊周邊還算安穩故而才敢出兵救災。”

太史慈聽罷蔡吉的這番分析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須知太史慈當初之所以會提議讓新兵前來救災也是出於相似的考慮。由此亦可看出眼前這女子此番救災之舉絕非是出於單純地婦人之仁。

不過正當蔡吉與太史慈交談之際,卻見李達突然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道:“小府君,不好了!長廣縣來報說是有賊寇滋擾鄉裏。”

“是山賊?還是黃巾餘孽?”蔡吉趕緊追問道。

李達喘了一口氣道,“都不是。是海賊。”

“海……海賊?”蔡吉楞了一下道。

太史慈見蔡吉一副迷惑不解的樣子,以為她一個來自內陸的大家閨秀沒聽說過海賊,於是連忙解釋說:“東萊靠海。故經常有賊寇渡海來此侵擾百姓,故人稱其為海賊。”

蔡吉當然知道什麼是海賊。隻是在東漢末年乍一聽到“海賊”一詞多少有些不適應。不過蔡吉又轉念一想當初公孫度既然有能力渡海前來攻打東萊。那此刻東萊出現海賊也就不足為奇。更何曆史上青州也確實出過海盜。想到這裏蔡吉心頭不由有了一番計議。於是她趕緊向李達問道:“那這些海賊人數多嗎?從哪兒登陸的?”

“聽長廣縣的人說那批海賊有好幾百人。具體情況都寫在這竹簡上了。”李達言罷將一份竹簡遞給了蔡吉。

蔡吉接過竹簡掃了一眼之後,這才明白所謂的海賊其實是一群沿富水河一路逆流而上劫掠村莊的水賊。戰鬥力或許比上山賊馬賊,但麻煩的是對方有船。一旦讓其逃入大海,那可是想追都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