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話的話外之音就是,錢都已經毛成那樣了,你還照著以前的記錄算來算去又啥意思。管統雖為人剛愎自用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的。因此在黃珍表示同意之後,他也隻得捏著鼻子拱手應道:“府君此計雖妙,如此折算恐耗費諸多人力。”
“管郡承言之有理,光憑官廳的這點賬房難以在短時間裏折算完財物。不知管郡承可否借汝門客為本府一用?”蔡吉順水推舟的提議道。
管統一聽蔡吉要借他的人進官廳算賬,心想插人可比查賬來得合算得多。於是他立馬便一口答應道:“統府上門客隨時聽憑府君調遣。”
黃珍見管統要插人進賬房,本想要說自己這邊人手足夠不要管統的人來湊熱鬧。可還未等他張口,蔡吉卻又回頭向段融問道:“段曹掾,汝也派人手幫下忙吧。”
早已同蔡吉通過氣的段融自然二話不說答應道,“願聽差遣。”
既叫了管統的人,也叫了段家的人,這樣一來黃珍倒真不怎麼好開口拒絕了。畢竟照蔡吉的計劃,這事的工作量確實比較龐大,能有人幫忙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於是黃珍當即便向管、段二人拱了拱手算是先行謝過二人的幫助。
既然身為郡府僚屬之首的黃珍都沒有提出異議,在場的其他低等胥吏自然是不好再多說什麼。至於管統由於有了新目標,同樣後退了一步,表示不再查賬,而是讓自家門客全力配合官廳賬房改製。於是乎,這場原本劍拔弩張的查賬風波似乎是在蔡吉的牽線搭橋下成為了各方勢力的通力合作之舉。不過在這一團和氣的表麵下,究竟湧動著怎樣的暗流那就隻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不過對蔡吉來說,今日這場的會議的目的她已圓滿達成。故改革記賬之法一事可以暫時擱置一下。以便騰出精力轉而布置起新的計劃來。這不,在散會後,蔡吉單獨留下了段融到自己書房商議。然而段融的思緒似乎還停留在剛才的會議上。
隻見此時的段融剛在書房內坐定便忙不迭地向蔡吉探問道:“府君,汝怎知管統與黃功曹今日會支持汝改製?”
蔡吉眼見段融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不禁悠然一笑賣了個關子道:“因為人心?”
“人心?”段融更加不解地追問道。
“沒錯就是人心。”蔡吉手持折扇輕叩虎口點頭道:“因為本府知道管統查賬的真正目的。因為本府知道黃功曹是真心為郡府著想。”
段融聽蔡吉如此一提點,立馬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道,“現下兩人各取所需,故均會支持府君。府君,高明,高明啊!”
“少給本府灌迷湯。”蔡吉哈哈一笑,擺手打斷了段融的奉承,跟著便將話題引入正軌道:“汝可知本府今日單獨留下汝所為何事?”
“府君是想交代改製一事?還是通商一事?”段融探問道。說實話,他還真不知道蔡吉為什麼要單獨留下自己。不過眼前這女娃娃太守的充沛精力還真是讓段融由衷咋舌。要知道她可是剛剛才
“汝還真說對了。本府找汝正是為了通商一事。”蔡吉欣然點頭道。
段融剛才也隻是隨便說說,卻不想蔡吉還真是這個意思。想來是這一次貿易所得的巨大的利潤讓眼前這女娃兒真把與三韓通商當做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可段融卻知這三韓的生意雖然好做,但也不可能像走馬燈似地輪番上陣。故這會兒的段融趕緊向蔡吉進言勸阻道:“府君打算再讓商隊前往三韓通商?可商隊才剛回黃縣,水手需要歇息,商船也需修補。此外吾等還需收購些新貨品。恕屬下直言府君若想與三韓交易,需再等上一個月才行。”
“非也。本府也知商隊需要休整。”蔡吉搖了搖頭道,“故本府與汝商談的不是汝那兩艘商船。而是更大的商隊。”
“更大的商隊?府君想要造新船?”段融蹙眉問道。
“嗯,本府確有此意。汝想啊,以汝那兩艘海船一次不過運回萬石糧食。若是有更多的船,組成更大的商隊,吾等豈不是能販回更多的糧食。不僅是三韓,吾等還可南下南海與東吳、交州通商。總有一天本府要將東萊的龍口港打造成天下第一港!”蔡吉壯誌成成地傲然道。
然而蔡吉的這番話在段融聽來卻頗不靠譜。且不說將龍口港打造成天下第一港之事。光是蔡吉所說的造更多的船組成大商隊,在段融看來就不是能輕易一蹴而就的。因為海船這東西造起來不僅費時間還很費錢。這會兒的段融覺得自己有必要向這位小上司提一下醒,莫要頭腦一熱造船造到入不敷出。於是他便再一次進言道:“府君明鑒。造船需耗費大量錢財人力。以郡府之財力,恐難一次造出數艘大商船來。但若府君真急著要船,段家亦可再捐助一艘海船。”
段融說到後來多少有些支吾了起來。而蔡吉見此情形,不由在心中暗歎,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副鐵公雞樣。不過蔡吉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壓榨段家,故此時的她當即大方地一揮手道:“現下郡府商隊的兩艘海船皆是段氏所出,本府又怎好意思再問汝要船。其實本府這兒有樣待價而沽的好寶貝,希望汝能為本府找幾個好買家賣個好價錢。”
“府君有何至寶?”段融一聽有好東西立即兩眼放光地探頭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