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留一塊孩子上學用,留一塊養老錢,再留一塊看病用吧,還有一塊可供支配呢。所以礦工們用這一塊錢喝點小酒、買點衣服等等。於是第二個礦主又用剩下的50塊投資造賣場、造娛樂設施。久而久之這個礦區衍生出更多的行業,礦工的小孩們長大也不用去金礦工作了,很多新的崗位等著他們。整個礦區出現特別繁榮的景象,第二個礦主創造了一個城市。

而蔡吉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學第二個礦主,分出點利潤給東萊百姓,來帶動整個東萊地區的繁榮,安撫百姓們的情緒。於是這會兒的她在低頭思慮了半晌之後,最終肅然地點頭道,“子義兄言之有理。本府確實忽略了百姓所想。然免稅一事勢在必行。不若吾等就以龍口商港的名義每年捐一筆善款來給東萊百姓興修水利如何?就告訴百姓這是商人們出的錢,郡府因此免了商賈們的稅。”

太史慈見蔡吉哪怕是“貼錢”也要免稅,不由無奈的苦笑道:“府君為何一定要免稅?郡府多點收入有何不好?”

蔡吉知道這會兒自己就算將那兩個礦主的典故同太史慈說一遍也不見得能讓對方理解。畢竟在東漢並沒有相似的實例為參照。於是蔡吉便從軍事的角度向太史慈解釋道,“子義兄有所不知。本府之所以堅持要免稅,是為了廣招商賈來東萊經商。以今日段融帶來的馬商王翰為例。他若想從海路將馬販賣到吳越,就勢必先要將馬匹運來東萊。若此時郡府恰巧需要戰馬,豈不是可以直接向王翰買馬,而不用大老遠的跑去並州。不僅是馬匹,日後糧食、銅鐵、布匹等等資貨均會被商賈從各地源源不斷地運來東萊。並且由於貨源充足,東萊的物價勢必隨之降低。如此這般,郡府非但能用比周邊州郡更為低廉的價格收購戰備,而且還能省下一筆運費。子義兄,汝算算如此一進一出,本府免點稅金值不值?。”

“值,太值了!”太史慈聽罷蔡吉如此這般深入淺出的講解,恍然大悟之餘,當即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抱拳道,“慈今日算是徹底服了!甄郎君說得沒錯,府君,汝實乃女中管子!”

第七十一節 下邳陳元龍

且說甄堯與王翰等人在東萊與段融就投資龍口商港一事討價還價之時,身為徐州第一巨富的糜竺卻對這樁近在咫尺的大買賣充耳不聞。事實上,自打陶謙病入膏肓之後,整個徐州的政務重擔就壓在了糜竺的身上。一時間這個商賈別駕儼然成了徐州的一把手。然而糜竺本人心裏十分清楚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權利都是拜陶使君所賜。一旦陶謙撒手人寰,那他糜竺也將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還不如原先做富家翁之時。畢竟這麼多年別駕當下來官場上的黑暗糜竺也見了不少。他深知權利這東西可不似金錢,不是想放手就能放手的。然則令人無奈的是眼下陶謙恰恰就是到了行將就木的地步,非藥石之力可回天。

故而毫不誇張的說,這會兒陶謙的生死已無人在意,眾人現下唯一關心的是陶謙死後由誰來接任徐州之主。糜竺心知依照陶謙的想法一直都是打算將徐州讓給劉備的。而他本人亦十分看好劉備的為人與實力。然而徐州之主最終,陶謙並不能完全做主,此事還得看徐州本地世家豪門的意思。至於糜竺更是連插嘴的身份都沒有。因此他也隻得一邊暗中資助劉備,一邊恪守本分等待著陶謙讓位的那一刻到來。

這一日糜竺照例在向陶謙請過安之後,走出了陶謙所靜養的小院。卻不想他前腳才跨出門,後腳迎麵就碰上了典農校尉陳登。時年剛滿三十歲的陳登,字元龍,乃是僅次於糜竺的下邳二把手。早在二十五歲時,他便已被舉為孝廉,並出任東陽縣令。中平六年,陶謙表其為典農校尉,在徐州境內實行屯田。陳登當時雖年輕卻將差事辦得極為漂亮,他一上任便“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取得了“粳稻豐積”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