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會上書朝廷推薦自己做太守。更沒想到朝廷會如此輕易地承認自己的太守身份。須知蔡吉之前一直努力經營東萊,除了想要增強東萊郡的實力之外,同時也是為了積累足夠的聲望,以便日後讓漢庭認可自己這個少女太守。隻是誰曾想到,蔡吉前一刻還在為如何正名而煩惱,後一刻朝廷的任命就如此輕而易舉地從天而降了。過了半晌之後,依舊覺得此事有些不真實的蔡吉,竟忍不住有些結巴地追問道,“管郡承,汝……汝是說朝廷已承認吾為太守。此事會不會有誤?”

“小蔡府君放心此事已是鐵板釘釘之事。眼下朝廷的使者已抵達鄴城。而鄴城的使者在新年過後亦會帶朝廷的任命來黃縣。”管統說道這裏再一次向蔡吉拱手作揖道,“統在此先向府君道一聲喜了。”

麵對管統的連聲道賀,稍稍按捺下心中激動的蔡吉謙遜地還禮道,“那裏,吉能擔此大任,全憑本初公栽培。”

管統見蔡吉得官之後,頭一個答謝的並非朝廷而是袁紹,不由撫須在心中暗讚這女娃兒果真乖巧。看來自己這一次真是為主公找了不錯的鷹犬。想到這裏管統當即便向蔡吉嗬嗬一笑道:“府君放心,隻要汝好好為本初公辦事,本初公自然不會虧待汝。說起來,府君上一次曾許諾要向本初公上貢一批糧草。不知鄴城使者抵達黃縣之前,這批糧草能否置辦妥當?”

蔡吉聽管統如此一問,這才明白袁紹之所以如此積極地向朝廷推薦自己,敢情就是為了自己許諾的那批糧草啊。不過她轉念一想,也對,而今這世道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是敵人。沒有好處,別人又憑什麼白白幫你。哪怕是當初袁紹推薦曹操出任東郡太守,還不是看在曹操能為其牽製袁術份上。

而管統眼瞅著蔡吉一副低頭思慮的模樣,還以為她拿不出足夠的糧草上貢。畢竟東萊今年的收成並不好。管統也是看段融從三韓販回了不少糧食,這才想讓蔡吉盡快準備好貢品。再怎麼說鄴城那邊已經兌現了承諾,倘若東萊這邊沒有回報的話,難免會讓人說閑話。要知道朝廷此番派使者去鄴城下旨,同樣也是為了向本初公討要糧食。故在鄴城使者抵達黃縣之後,哪怕隻是先獻上一小部分糧草,也比不給要好。於是管統當即輕咳一聲,稍稍退了一步道:“府君若是覺得一時間湊不出大批糧草。也可先讓使者帶一小部分糧草回鄴城。至於剩餘部分可以日後可再補上。”

“管郡承放心。在鄴城使者抵達之前,本府定會準備好足夠的糧草奉上。”回過神來的蔡吉連忙俯身叩首道。

管統見蔡吉一口應下了上貢一事,不由在心中長長地舒了口氣。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女娃兒要麼不答應,一旦許諾了就絕不會食言。同時他也對蔡吉如此爽快的態度頗感興趣。聯想到之前段融帶巨富去龍口水寨與蔡吉會麵一事,再聯係這幾日龍口港裏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管統不由向蔡吉試探道,“有府君這句話,統就放心了。看來府君此番可是尋到了大財神。”

蔡吉耳聽管統提到了“財神”二字,心想原來這廝並不是不關心龍口商港的建設,而是巴望著自己這邊鋪好路搭好橋,好跟在後麵坐享其成。不過自己既然需要袁紹勢力的保護,那交保護費就是天經地義之事。倘若管統日後也像現在這樣隻要錢糧,不過問具體的經營,這也未嚐不是件好事。因此蔡吉當即謙遜地說道,“管郡承過獎了。吉隻是與幾個富商一同開拓龍口港而已。”

“話可不能這麼說。中山甄家乃是北地富豪。真沒想到段融那廝平日裏不聲不響,竟能如此這樣的人物。”管統撚著胡須略帶酸溜溜地說道。要知道管統說起來不僅是冀州人,還是袁紹的手下。可甄堯那次來黃縣卻根本沒同管統打過招呼。這讓管統心裏頗不舒服,但又不能指責甄堯什麼,畢竟甄家的地位擺在那裏,不是他這等小官能撼動得了的。因此管統幹脆就假裝不知此事,也好避免被人冷落的尷尬。

蔡吉聽罷管統陰陽怪氣的語調,心想,你也不用眼紅我這兒釣到大魚。用不了多久中山甄家就會同袁紹做兒女親家了。並且甄堯的那位洛神妹子還會將甄家搜刮的那糧食免費發放給饑民。既然甄家的錢糧是早晚要送人的,還不如先資助一下老娘,開拓一下中國近海海運業,順便倒騰點廉價糧食也好救助更多的人。

想到這裏,蔡吉立馬裝傻充愣道:“哦?甄家有那麼厲害?”

“甄家雖算不上名門世族,卻也是北地數一數二的巨富,不比徐州的糜家差多少。”管統如實地評價道。

“如此這般。本府就不愁籌不到糧草咯。”蔡吉半假半真地拍手讚道。

管統聽蔡吉如此一歎,心想,也對。隻要能得到糧草又何須在意對方的態度。於是他趕緊向蔡吉提議道,“府君,像中山甄家這等巨富,吾等得多結交才行。如此這般日後,方能讓這些巨富主公所用。”

蔡吉見管統在不知不覺間已在自己麵前稱袁紹為主公,便知此人已然將自己當成了袁紹的新家臣。如此心態上的變化讓蔡吉在電光火石間突然萌生了一個新的念頭。卻見她立馬順著管統的稱呼回應說,“隻要是能助主公完成霸業,吉自當全力以赴。不過吉有一不情之請,不知主公會否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