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這番話帶著關羽同曹操約法三章的味道,但還是讓蔡吉心頭懸著的那塊大石落了下來。心想,好在張遼算不得呂布的嫡係親隨,要是換做是高順,怕是要關到呂布滅亡才能放人。想到這裏,按捺不住心中喜悅的蔡吉連忙保證道,“文遠將軍放心。本府定不會讓將軍去做有違忠義之事。更何況對付溫侯,也用不著將軍出馬。”
張遼眼見蔡吉頗為輕視呂布,不禁皺眉道,“府君以為勝過溫侯一次,就能輕視溫侯?”
“文遠將軍誤會了。本府並沒有輕視溫侯的意思。溫侯的武勇毋庸置疑。但其就如這烈酒一般,烈則烈矣,卻過於透徹。其一舉一動,皆能為人所度,怕是日後少不得會遭人算計。此外,溫侯先奪兗州、再奪徐州、後又**青州,如此這般將周邊的諸侯都得罪遍了,就算本府不出手,其他諸侯也會出手。”蔡吉推心置腹地向張遼分析道。
張遼不是尋常莽夫,自然也清楚蔡吉所言不虛。事實上在下邳之時,陳宮與高順都曾當眾勸阻呂布不要出兵東萊。隻可惜呂布沒有聽從忠言,這才釀成了慘敗。不過,張遼還是反駁說,“時值亂世,天下當強者居之,劉備守不住徐州,又怪得了誰。”
“那曹操將溫侯驅出兗州,是否曹操就比溫侯強?本府將溫侯趕出青州,是否本府就比溫侯強?都不是,若論武藝十個曹操都不是溫侯的對手。本府更是連溫侯的分毫都不及。”蔡吉說到這裏,突然話鋒一轉,傲然道,“然武藝高強者,並非天下之強者。楚霸王彭城之敗,自刎烏江。高祖屢敗屢戰,建立大漢。逐鹿者若無堅韌之心,還不如與家眷隱居山林,樂得逍遙”
要是換在從前,一個十六歲的女娃勸溫侯呂布回家抱孩子,張遼會將這話當做笑話。但此刻的他卻一點都笑不出來。因為張遼其實也已發覺自打奪取兗州之後,呂布就越來越惜身了。每每出戰,隻要稍有敗勢,便下令後撤。當初眾人與其說是被曹操逐出兗州,不如說是呂布自己撤出了兗州。當時張遼隻是覺這仗打得頗為鬱悶沒有多想。但此刻聽蔡吉這麼一說,似乎呂布確實缺少一股子韌勁。
不過張遼也沒有就此放棄呂布,轉投蔡吉的意思。因為呂布雖說表現越來越差,但眼前的這位蔡府君也不過是個女子而已。一個女子就算再有堅韌,再有大誌,又能有多大的作為。所以這會兒的張遼還是決定先把欠的人情還了,以後再考慮以後的事。卻見他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道,“府君無須多言,反正遼還完了命就走。屆時府君可別忘了今日之諾言。”
蔡吉也知自己再多說就落了下乘了,於是她當即點頭應道,“一諾九鼎。”
第2卷青州之鵬 第44節李大人
第2卷青州之鵬 第45節複仇之火
第2卷青州之鵬 第46節名醫巫醫
“府君,此乃慈之子享,剛滿七歲。慈想讓其進講武堂念書。享兒快來見過府君。”太史慈領著男孩向蔡吉引薦道。而男孩則看了一眼父親,亦跟著虎頭虎腦地抱拳施禮,“太史享見過府君。”
“七歲?如此說來豈不是與奉孝先生的兒子同歲?”蔡吉望著麵前的郭奕與太史享,忽然有了一種老了一輪的錯覺。不過也怪不得郭嘉和太史慈兒子大到可以打醬油。東漢時期雖不乏活到七八十歲的長壽者,但人們的平均壽命卻隻有22~26歲左右。為了子嗣著想這個時代人普遍早婚。男子十七八歲,女子十五六歲便已進入適婚年紀。
蔡吉此刻的身體滿打滿算已滿十五歲,按十月懷胎起算更是到了十六歲。若是換成尋常女子,這會兒提親的人早就該踏破門檻了。不過蔡吉目前卻絲毫沒有談婚論嫁的打算。誠然之前袁紹在鄴城時曾暗示過要替兒子向蔡吉提親。之後在東萊腹背受敵之時,蔡吉也曾一度打算用與袁氏聯姻的方式來拖延時機。但這一切都在不其之戰後迎刃而解。須知,倘若蔡吉這次敗了,那袁紹便有著大把的理由,逼她嫁入袁府。當然這還是在袁紹重顏麵前提之下的推測。要是袁紹是像呂布那樣不顧名聲之人,那他可能連聯姻這塊遮羞布都用不著,直接就能以強勢的兵力占據東萊。好在,這一次蔡吉並沒有敗,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卻好歹取得了“西拒袁譚,南擋呂布”的驕人戰績。在這種情勢之下,袁紹若是再提聯姻之事,不僅會讓人以為袁紹這是要吞並東萊,更顯得頗不合時宜。因此至少目前蔡吉是不用再為如何搪塞袁紹而煩惱。至於何時談婚論嫁,反正曆史上,諸葛亮與黃碩亦是二十七八歲才結婚,也沒見此二人在東漢引起多大的轟動。
事實上,不僅是蔡吉不急著嫁,就連郭嘉、太史慈等人也在有意回避著這個問題,更不會因看到孩子而去刻意提醒蔡吉婚嫁之事。這不,此時的郭嘉就攏著雙手打量著兩個小鬼頭,哈哈一笑道,“同歲不是挺好。正好可以成同窗。”
“沒錯,與其留在老宅長於婦人之手,還如來講武堂求學,既能學文又能習武,還能與同齡人結交,一舉多得甚是妙也。”太史慈跟著點頭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