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懸念地完勝這三百甲士。但這是在狹窄的穀地,騎兵的速度與機動都無法完全施展開來。相反那三百手持長戈、長戟的甲士卻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杜長等人而來。而當先一人正是張遼。而這群甲士自然就是蔡吉撥給袁紹的大戟士。

所謂戟是一種結合戈、矛為一體的長柄武器,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至於大戟士顧名思義就是使用戟的武士。當今使戟的第一好手當數呂布呂奉先。然而在實戰當中真正能使好戟,特別是長戟的人卻並不多。由於蔡吉的這批大戟士乃是被袁紹趕鴨子上架湊成的,所以為了保證戰鬥力絕大多數甲士配備的是更容易使用的戈和環首刀。唯有張遼一人手中名副其實的持有一杆大戟。

“殺!”

卻見張遼一聲虎吼,手中的大戟如電閃一般將一名騎兵自腰間穿了個通透,緊跟著狠狠一扯那騎兵便整個人都被飛甩了出去。周圍的甲士亦有樣學樣動用手中的長戈將在馬背上負隅頑抗的騎兵一一扯下馬來。杜長側身一閃躲過了一個甲士的長戈,回頭就以一記回馬槍將對方釘在了地上。許是用力過猛的緣故,杜長拉了拉槍杆發現槍竟然就此卡在了屍體上。無奈之下杜長隻得放棄長槍,轉而抽出了腰間的長劍,卻不想一轉身就見不遠處一員身被鎖子甲的戰將正手持大戟虎視著自己。

僅是如此對眸一望,杜長與張遼都已明白對方就是勝負的關鍵所在。隻見杜長長嘯一聲策馬舉劍朝著張遼衝了過去,而張遼則屏氣凝神持戟佇立原地。隻是一眨眼的功夫杜長便已衝到張遼麵前,並順勢朝對方的頭顱揮出了長刃。對於這一擊,杜長十分自信。因為之前他曾不止一次用相同的招數取下了對手的首級。然而這一次預料之中的手感並沒有從劍端傳來,相反杜長卻聽到自己的戰馬發出了一記悲戚的長鳴。

哢嚓!杜長的戰馬的前腿被打斷了。順勢跌落馬下的他連翻身都來不及,就被受傷的馬匹壓在了底下動彈不得。另一頭,單膝著地的張遼緩緩站起身,隨手丟棄已經折為兩段的長戟。至於那原本戴在頭上的頭盔早已不知所蹤,取而代之的是一頭鬆散的烏黑長發。顯然剛才杜長也並非完全沒擊中。隻是此刻的杜長躺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張遼卻從腰間抽出了佩刀。

且就在張遼與杜長死戰的那一刻,峽穀的另一頭黑馬黑甲的麴義眼見時機成熟,當即一揮長鞭領著左翼兵馬朝已然開始撤退的黑山軍衝殺而去。

“一兵一卒皆不可放過!”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十一節 偏軌的曆史

第十一節偏軌的曆史

潰逃、潰逃,還是潰逃。原本氣勢如虹的黑山軍眼下卻如融化的雪水一般一瀉千裏。山野上滿是潰兵們丟棄的長矛、弓箭,乃至盔甲。不可否認,黑山軍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有著駭人的戰鬥力,可一旦遇到挫折乃至重創,這些亡命之徒便會立即失去戰意亂作鳥獸散。因為對他們來說死意味著喪失一切,唯有苟延殘喘地活下去方能在下一次劫掠中挽回損失。

張燕雖是北地的豪強,黑山軍的渠帥,可他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大流寇而已。保存實力同樣是他最基本的座右銘。所以當麴義和文醜分別領著兩翼軍陣圍殲黑山軍之時,張燕當即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帶著一幹親隨脫離了戰場。隻是如此一來,原本就無法收拾的黑山陣營算是徹底崩潰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