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並以錦西為中心招兵買馬充實軍力。另一方麵,張清則率五千兵馬繼續駐留易水港與錦西互為犄角,以管承的水軍為聯係,伺機出兵吞並漁陽、北平、遼西三郡。其中漁陽郡地處長城以內,又是漢朝曆來的軍事重鎮,想要將其收入治下,恐怕還需看袁紹的臉色再做定奪。而北平、遼西兩郡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公孫瓚的倒台使這兩郡正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境地。以蔡吉留在遼東的兵力,占領北平、遼西並不是難事。甚至就在不久前,北平郡方麵便已派來使者要求張清出兵保護當地漢人免受胡人滋擾。在這種情況下,蔡吉布置到錦西城的兵力顯然偏重了一點。須知三千兵馬在遼東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算少。雖然公孫瓚、公孫度之類的北方諸侯常常動輒以十萬兵馬自居。但撇去其中自誇的水分,公孫瓚與公孫度帳下的兵馬其實有不少是由烏桓人、鮮卑人、扶餘人的傭兵平湊而成的。這些個胡人部落與公孫瓚、公孫度,乃至袁紹交好,當漢人諸侯需要發兵征討某一對手時,各胡人部落會應邀出兵參戰。征戰勝利後,漢人諸侯得到想要的地盤與人口,而胡人部落也帶著相應的戰利品滿載而歸。但就單個胡人部落而言,其可戰之兵其實並不多,往往維持在千人左右的規模。目前幽州算得上號的大部落,一是上穀烏丸約九千餘眾,二是遼東屬國的蹋頓部約五千餘眾。上穀烏桓曆來同袁紹關係甚密,且遠離遼東,暫且不論。蹋頓部這半年來倒是同林飛等人合作得頗為愉快。倘若是錦西這三千兵馬並非衝著蹋頓部而去,那蔡吉的目標也就不言而喻了。蔡吉眼見龐統道出了自己此番幽州攻略的一大目標,便也不再向眾人多賣關子。卻見她環視了一下早已躍躍欲試的李敏等人,點頭承認道:“本府確有此意。公孫度為人暴戾,且常以遼東王自居。而今錦西於遼東屬國建城已半年有餘,難保公孫度不會對其蒙生吞並之心。”李敏一聽蔡吉果真有對付公孫度的打算,不由趕緊上前附和道:“使君言之有理。據老夫所知,已有在遼東經商的商賈將使君造訪錦西之事告知公孫度。以公孫度的脾性,勢必不會坐視使君染指遼東。正所謂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老夫在此代錦西百姓,遼東百姓懇請使君,增兵征討公孫度”有商賈告知公孫度錦西與東萊的關係?那商賈應該就是你們的人吧。在心中暗自腹誹了一番的蔡吉,倒也沒有點穿李敏等人耍的那些小手段。畢竟從一開始雙方合作就是建立在共同對付公孫度這一基礎上的,但蔡吉也不會因此就受李敏的鼓動將大量投入遼東。但見她故作遲疑地沉吟了一下之後,搖頭道,“李大人欲為遼東鏟除狼主之心本府十分了解。然則公孫度與遼東胡人諸部關係甚密,且坐擁地利之便,以易水,錦西兩港之地想要動搖公孫度在遼東的根基並不容易”蔡吉說到這兒,也不管李敏臉上露出的黯然之色,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龐統與張遼,提高了聲線將話鋒一轉道:“然則適逢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需隨機應變方能有所作為。士元,文遠,本府相信以汝二人的智略與武勇,定能在錦西有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作為。”蔡吉的前半段話其實是曆史上龐統用來勸說劉備奪取益州的進言。此刻自蔡吉嘴裏說出,對一心想要幹大事業的龐統來說無疑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激勵。因此他不再為不能隨蔡吉回中原而糾結,當即便與張遼一同上前抱拳發誓道,“主公放心,吾等定會為主公拿下遼東”蔡吉見龐統與張遼都接受了自己的安排,且士氣高昂,滿意之下便將視線又轉向了一直都在認真傾聽,卻沒有怎麼發言的林飛身上,“林郎君,錦西城的治理,以及攻略遼東的補給,往後就拜托汝了”“飛願為主公效勞”林飛衝著蔡吉深深一揖,算是向蔡吉表明了其臣服的決心。另一頭,李敏雖對年紀輕輕的龐統與張遼能否單獨挑起對付公孫度的大梁還心存疑慮。但既然林飛都向蔡吉表明心跡,那他自然也不能有所落後。因此不等林飛直起身,李敏也跟著向蔡吉拱手保證道,“使君放心,老夫亦會全力協助張將軍與龐統佐經略遼東”大帳中所發生的一切皆被賈詡看在了眼裏,這位久經沉浮的老官僚並沒有就蔡吉在遼東的部署提出任何意見。他隻是在暗中觀察,觀察蔡吉的表現,觀察蔡吉身邊武將謀士以及盟友的表現。說實話,蔡吉的幽州攻略在賈詡看在大膽的近乎想當然。可正如先前所言“適逢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值此亂世按部就班並不能讓一個相對弱小的勢力脫穎而出。倘若當初袁紹不以少敵多打界橋之戰,倘若當初曹操不舉兵討伐青州黃巾。他們都成不了製霸一方的大儲侯。世人皆知高風險總是伴隨著高回報。然而光有膽子,光有雄心,是達不成以弱勝強的。袁紹與曹操之所以能以弱勝強,是因為他們在關鍵時刻將一部分權利托付給了值得托付的人。袁紹信任了麴義,曹操信任了荀攸。就這一點來說蔡吉已經是個合格的君主了,她在清楚無法親自同時經略幽州與中原的情況下,果斷地將遼東的軍政大權委任給龐統與張遼。這樣一來蔡吉的計劃能否實現,就在於她是否挑對了人,龐統與張遼又是否堪當重任。就目前賈詡的觀察來看,龐統與張遼雖沒什麼名氣,但二人皆非等閑之輩。隻是遼東的結果究竟如何,還是得拭目以待。畢竟當初長平之戰前,趙括也是被頗為看好的人物。不過對賈詡來說蔡吉的幽州攻略成功與否,對他的影響並不大。因為蔡吉有蔡吉的打算,他賈詡也有自己的謀劃。所以在蔡吉宣布會議結束後,賈詡便隨與會的文武官僚一同退出了大帳。隻不過在離帳的那一刻,賈詡在不經意間瞥見張遼似乎獨自留了下來。“文遠將軍,有事要同本府商量?”麵對特意留下的張遼,蔡吉也顯得有些意外。張遼遲疑了一下之後,還是抱拳問道,“主公可是打算將子龍將軍帶回中原?”蔡吉雖沒想到張遼會突然問這樣一個問題,但還是如實點頭道,“本府正有此意”張遼見蔡吉爽快地證實了自己的疑問,神色不禁變得更加凝重起來須知,之前數日張遼也曾與趙雲在校場上切磋過武藝。雖說中介點到為止,可經過一番較量之後張遼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武藝不如趙雲。而如今眼見蔡吉特意將自己同龐統留在遼東,張遼立馬意識到蔡吉此番回中原多半是要對付呂布,進而一統徐州坐實徐州牧的名號。在這種情況下,蔡吉招納趙雲的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說起來,張遼其實並不算是呂布的心腹嫡係,但數年來隨呂布南征北戰的經曆,還是讓他與呂布陣營的將領結下了一定的情誼。蔡吉將他留在遼東,固然是避免了他日陣前與昔日同僚交戰的尷尬。可是一想到蔡吉帶著趙雲這等猛將回中原,張遼還是忍不住為自己在呂布陣營內的好友感到擔心。在沉默了半響之後,張遼再一次向蔡吉施禮道,“遼有一不情之請,還望主公成全”“文遠將軍有話盡管說,本府定當盡力而為。”蔡吉不假思索地答應道“主公南下同呂布作戰之時,若有機會煩請將些信轉交呂布帳下的高順將軍。”張遼說著從懷裏取出了一封信遞到了蔡吉麵前。蔡吉接過書信並未多問什麼,轉而鄭重的頷首答應道:“文遠放心,本
第159段(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