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人,也不應同時主持內部政務。”
“臣與主同者亡”的意思就是臣下的權威與君主一樣就一定會滅亡。因此郭圖雖沒有正麵回答袁紹的問題,但他所表達的建議已經十分明確。那就是無論沮授與麴義是否已被曹操收買,以他二人目前的威勢,都應該引起袁紹的重視並加以壓製。故而在聽完郭圖的一番分析之後,袁紹不由自主地便摸著自己的長須點頭道,“公則言之有理。看來朕得有所作為才行。”
下午為小朋友買東西去了。變成晚間更新,還請大家見諒。(*^__^*)嘻嘻……。.。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閱讀,地址:
第三十一節 功高震主
“混帳小小蔡安貞竟敢如此忤逆於朕”
大殿之上袁紹的咆哮聲幾乎掀翻了屋頂一路傳到殿門之前。(看小說就到葉子·悠~悠www.YZuU.CoM)而事實上,大陳國的宮殿不過是由當初的袁府改建而成,其規模遠不能同許都的宮殿相比擬。因為在袁紹看來調兵南下許都消滅曹操遠比興建宮殿來的緊迫。就這一點來說袁紹確實要比他弟袁術更具有霸王的資質。然而在胸襟氣量方麵兩人卻同在伯仲之間。話說自打那日袁紹與郭圖、逢紀、審配三人密議後不久,袁紹派去東萊的使者就被蔡吉解送回了鄴城。據回來的使者稟報說,蔡吉不僅退回了袁紹送去的印綬,還附帶奉上了一封措詞頗為犀利的檄文。而袁紹在聽完那篇檄文之後,便有了以上這般激烈的反應。
麵對主上的雷霆暴怒,大殿之上的文武大臣卻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都投向了端坐袁紹右側的於吉身上。畢竟當初正是蔡吉將於吉引薦給袁紹的。如今蔡吉公然發出檄文與袁紹決裂,身為袁紹近臣的於國師總該有所表示才對。
承接著周遭不懷好意的目光,頓覺頭皮一陣發麻的於吉,趕緊向袁紹拱手表明立場道,“陛下息怒。蔡安貞不過一介女流,瞧不清天命之所歸,故而才敢以螢燭之光與日月爭輝。”
袁紹在聽罷檄文的一瞬間也曾對於吉有過懷疑。不過這會兒耳聽於吉如此評價蔡吉,大感舒暢的袁紹當即大手一揮點頭宣布道,“於國師言之有理。朕這就點兵十萬東征東萊,讓那蔡安貞瞧瞧究竟誰才是天下之主”
在場的文武大臣耳聽袁紹突然之間要發兵討伐蔡吉不禁一片嘩然。卻見沮授率先出列進言勸阻道,“陛下三思。三軍為討伐曹操,早已整裝待發,糧草亦已陸續發往內黃、繁陽諸縣。陛下若是突然下令轉攻蔡吉,則不僅三軍士氣會受損,糧草也不易周轉。”
袁紹本就對沮授心存芥蒂,此時自然不會將對方的勸諫放在心上。然而這一次反對轉攻蔡吉的人還不止沮授一個。這不,站在沮授身後的郭圖也跟著出列進言道,“陛下,蔡安貞不過是癬疥,曹孟德才是陛下的心頭大患。隻要陛下南下一舉蕩平曹孟德,俘獲劉協小兒,則天下各路諸侯皆會奉大陳為正統。屆時區區蔡安貞之流又何足掛齒。”
不可否認郭圖遠比沮授更了解袁紹的脾氣與性格。同樣是勸阻袁紹東征,郭圖的一番話就直說到了袁紹的心眼裏。因為他十分機靈地拿曹操做了靶子。不知為何袁紹對戰勝曹操似乎有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執著。WWw.YZUU點com曆史上袁紹為了活捉曹操,沒少放棄過一些絕佳戰機。哪怕在得知糧倉烏巢被襲之後,袁紹還是固執地要先攻破曹操大營,再回援烏巢。結果平白讓曹操成就了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當然僅
就戰略上而言,郭圖的說法也是十分正確的。隻要能在軍事上消滅曹操,那對方就算再怎麼花樣百出也無濟於事。
袁紹經郭圖這麼一提點也認識到了問題的關鍵,於是他輕咳一聲,找了個台階下道,“那好。就等朕將劉協小兒抓來鄴城之後,再看看那蔡安貞是何反應。”
眾人眼見袁紹暫時放棄了東征蔡吉,不約而同地都在心中暗舒了一口氣。要知道如今袁紹雖已稱帝,可天下間,乃至袁紹治下的四州,仍有不少人奉漢室為正統。因此隻要袁紹一天不消滅許都的漢室小朝廷,大陳就一天不能成為天下人眼中的正統。
袁紹顯然也很很清楚自己的軟肋在哪裏,所以他跟著就話鋒一轉向沮授質問道,“公與,元皓、季珪今日怎麼沒上朝?”
元皓是田豐的表字,而季珪則是騎都尉崔琰的表字。崔琰是冀州的名士,其不僅相貌俊美,而且在河北也很有威望。不過他同田豐一樣都堅決反對袁紹稱帝。因此就算被袁紹單方麵任命為騎都尉,崔琰還是同田豐一起用閉不出門的方式向袁紹提出抗議。這會兒眼見袁紹突然問起了田豐與崔琰,與二人交好的沮授便趕緊向袁紹開脫道,“回陛下,元皓、季珪身染惡疾暫時不能上朝。”
袁紹當然不會相信沮授的解釋,卻見他冷哼了一聲道,“身染惡疾?那朕可要派太醫好生為兩位先生診治才成。”
沮授耳聽袁紹要派太醫去田豐、崔琰的府上查驗,急得剛要張口辯駁,卻不想被袁紹抬手打斷道,“公與這段日子身子骨如何?”
沮授沒料到袁紹回突然反問自己的健康,聯想到昔日看好的主公而今已被龍椅衝昏了頭腦。心灰意冷之下,沮授便拱手答道,“授年老體弱,怕是難當重任。還請陛下準許授回鄉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