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祖上雖曾出任過刺史,可王融眼下並無官職在身,且其妻為繼室如何能擔當加笈之重任。前魯國相陳旭東現正隱居於北海,其父仲舉公曾於桓帝時任太尉,靈帝時任太傅。請旭東公之妻為主公加笈,方合乎主公今時之地位。”

其實劉義遜所提議的前魯國國相陳旭東本是汝南人,隻因為躲避戰亂才移居到了北海,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青州人士。隻因為了壓下蕭建的氣勢,劉義遜才一咬牙提名了陳旭東。畢竟相比世家名門林立的琅琊郡,整個青州拿得出手的人物實在是少得可憐。不過就效果來說,還是不錯的。至少蕭建在聽到劉義遜提名陳逸,陳旭東之後,並沒有提出異議。

蔡吉對陳旭東此人並不怎麼了解,但對其父陳蕃,陳仲舉還是有些印象。著名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正是出自此人。後來陳蕃一度官拜三公,並深得靈帝的器重,但他最終還是因與大將軍竇武共同謀劃翦除閹宦,事敗而死。就名氣來說陳氏一門確實要比琅琊王氏顯赫得多。可若是就此回絕蕭建未免會讓琅琊各世家心生不滿。於是蔡吉在心中暗自思慮了一番之後,最終決定來個和稀泥。卻見她衝著兩人微微頷首道,“二位所提之人選皆適合為本府主持儀式。不若就請陳老夫人為正賓,王夫人為讚禮。至於讚者、擯者、執事等職,就麻煩諸君之妻也。”

笄禮的參禮者主要包括主人、笄者、正賓、讚禮、讚者、擯者和執事等人。笄者,即成年待行笄禮者;主人,是笄者的父母;正賓,則由德才兼具的女性師長為佳;讚禮,主要負責主持笄禮;讚者,是正賓的助手;擯者和執事皆是助手,負責布置場地,擺放席子,協助正賓盥洗,端盛發笄、發簪、釵冠的托盤等事宜。

蔡吉的這番安排可算是兼顧到了各方的利益,因此這一次眾人並沒有再起爭執,蕭建與劉義遜亦雙雙拱手稱喏。然而蔡吉卻心知這隻是暫時的消停。隨著自己所控製的區域愈來愈大,麾下僚屬不可避免地會按出身、地域、學派等等因素結成一個個小團體。這是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方勢力都會碰到的問題。處理得好,固然能皆大歡喜。處理得不好,則免不了會引起一番腥風血雨。正如曆史上,曹操在一統北方之後,就曾為抑製派係間的爭鬥而大開殺戒。相比之下,蔡吉不像曹操、孫策那般擁有龐大的宗族做後盾,對於小團體的出現自然是更為敏[gǎn],更為謹慎。

於是帶著滿腹的心事,蔡吉在散會後,隻身回到了自己所住內院。蔡吉的閨閣位於府邸的最深處,不僅曲徑通幽,且種植有各色四季花卉。時值深冬,一片銀裝素裹的庭院中,唯有梅樹枝頭綴著點點紅玉,為原本蕭瑟的季節平添了幾分生氣。同時也讓心事重重的蔡吉稍稍平複了一下心情。

掀開厚厚的擋風門簾,迎麵襲來的不僅有一股濃濃的暖意,還有一陣銀鈴般的笑聲。隻見鈴蘭正與令狐九雙雙盤坐在火炕之上一邊整理著衣物一邊有說有笑。比蔡吉僅小兩歲的鈴蘭經過五年的時間早已脫胎長成了一個玲瓏有致的二八佳人。而來時才九歲的令狐九如今也已到了可以行笄禮的年齡。不過向來大大咧咧的令狐九似乎還沒有做好進入少女期的準備,依舊保持著她那直爽而又不拘小節的性子。

“爾等在小什麼呢?”蔡吉抬腳邁入了自己的閨房,同時也將先前的一些煩惱暫時拋到了腦後。

鈴蘭與令狐九眼見蔡吉進了屋,連忙擱下手中的活兒,雙雙下炕上前為蔡吉更衣洗漱。卻見令狐九一邊為蔡吉換下官服,一邊如一隻小燕子般嘰嘰喳喳地答複道,“主公,這些天黃從事他們送來了好多賀禮。眼瞅著府中的庫房都快放不下了,鈴蘭姐便想挑選一些錦帛為主公做嫁衣。主公汝瞧,這些蜀錦多漂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