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規模頗大的坑殺記錄。一次是為父親曹嵩報仇,征討徐州。一次是敗袁紹於官渡,坑殺河北之兵。前後加起來據說有十萬有餘的人數。當然這兩次坑殺在《三國誌》中並沒有記載,隻出現在《資治通鑒》等文獻之中。就以曹操之前在徐州的表現來看,蔡吉有理由相信有關曹軍坑殺降兵的記述是真實的。隻不過眼前的情景卻顯示曹操似乎並沒有像另一個時空中的曆史那般坑殺袁紹降卒。

曹操已從程昱口中得知蔡吉在鄄城住自府邸的事,此刻耳聽對方引用自己鄄城書房中的題字,不由半真半假地哈哈大笑道,“若非齊侯在延津誅殺袁紹,孤亦不敢招降這幹官渡敗兵。”

曹操這話一出,蔡吉心裏就更鬱悶了。敢情曹司空能原地滿血滿狀態複活,還是齊軍截殺袁紹的功勞?!不過此事既已成事實,再多加糾結也沒啥意思。因此蔡吉很快就調整了心態,謙遜地答道,“司空謬讚,吉隻是一心想為大漢討伐袁賊而已。此刻眼見司空兵強馬壯,吉總算放心也。”

“哦?齊侯可是擔心孤在官渡元氣大傷不能北伐?”曹操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道。真如之前賈詡判斷的那般,曹操根本不吃示弱這一套。在他看來蔡吉在他麵前越謙遜就越說明這女人居心叵測。

此刻麵對曹操的初次試探,蔡吉依舊放低了姿態回答道,“是。若無司空總領大局,吉真不知該如何討伐河朔。”

哼說得比唱得都好聽—曹操暗暗冷哼了一聲,繼續向蔡吉施壓道,“齊侯何出此言。孤可是聽聞,齊侯帳下兵馬早已躍過黃河,拿下渤海、河間、清河三郡。可見沒孤齊侯也知如何攻略河朔。”

“司空此言差矣。若非司空與袁紹大軍對峙官渡,吉又如何深入得了冀州腹地。故而征討河朔還需以司空馬首是瞻。”蔡吉不卑不亢地回敬道,心想惡心人誰不會啊。

“哼哼……”

“嗬嗬……”

就在曹操與蔡吉一路互相試探的同時一行人等已然抵達了曹操的中軍大營。但見早已在轅門前等候多時的趙雲,不顧周遭一字排開的曹將,一扯韁繩縱馬上前,徑直就向蔡吉行禮道,“主上。”

“子龍。”蔡吉亦熱絡地向趙雲招呼道,“子龍辛苦也,將士們可還安好?”

“托主上之福,將士們此番救援官渡傷亡不大。//趙雲抱拳作答道全然沒將一旁的曹操放在眼裏。

曹操見趙雲同蔡吉一副主仆相見情深意動的模樣,再一瞧趙雲身上穿著的依舊是那套布滿擦痕的舊鎧甲,而非自己所贈的麒麟鎧。不禁在心中暗自感歎忠義之人果真不是高官厚祿可以收買的。不過感慨歸感慨當著蔡吉的麵曹操還是毫不吝嗇言辭地誇讚趙雲道,“趙將軍義薄雲天,一身是膽,真乃萬人之敵!”

耳聽本由劉備感歎的“一身是膽”變成了曹操對趙雲的評價,蔡吉在覺得有趣之餘,亦看出了曹操對趙雲的惺惺相惜以及趙雲對曹操的熟視無睹。抱歉司空,子龍平生最厭惡汝這等殺孽深重之徒。蔡吉在心裏小小腹誹了一下曹操之後,轉而回應說,“司空麾下的夏侯將軍、徐將軍亦是忠義無雙,若非其拚死突圍來青州向吉求援吉還不知司空有難。”

蔡吉的一席實事求是的誇讚,令身後的夏侯淵露出了得意之情。甚至連曹操本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畢竟夏侯淵是他的連襟,論忠義絲毫不遜於趙雲。而徐晃在官渡之戰中的表現也讓曹操覺得自己麾下又多了一員帥才。然而光是這樣還不能平複曹操沒能成功挖牆角的不甘。卻見他瞄了一眼趙雲的坐騎,撚須笑道,“孤麾下雖猛將如雲,卻不如齊侯有能工巧匠相助。趙將軍坐騎所配之鐵蹄耐磨護蹄,讓孤好生羨慕。不知齊侯能否借一兩名巧匠教曹軍打造此物?”

鐵蹄與馬鐙是齊軍騎兵的兩大利器。早些年蔡吉為了保存實力,防止秘密外泄給袁紹,隻在太史慈所率的精騎中配備此二物。直到蔡吉與袁紹翻臉,不用再與袁軍一起行動,齊軍才開始大規模在騎兵中裝備鐵蹄與馬鐙。

就算是如此蔡吉在趙雲馳援官渡之前,依舊告誡他要小心保存齊軍的這兩個小秘密,別被曹操學去。隻可惜馬鐙尚可在不交戰時收起,可已經釘上的鐵蹄卻沒法取下。時間一長以曹營眾將的精明自然不會不注意到齊軍戰馬上釘著的鐵蹄。曹操為此曾向趙雲探問過多次,都被趙雲以東萊工匠所為一一推搪了過去。眼下既然正主兒蔡吉到了曹營,曹操自然得向其討要幾個會釘馬蹄的鐵匠。

蔡吉沒想到曹操已經看上了鐵蹄,竟然如此直白地當眾向自己討要工匠。情急之下,隻得推諉道,“鐵蹄不過是釘在馬掌上的鐵片,司空帳下人才濟濟,小小鐵蹄又如何難得了曹營的能工巧匠。”

曹操卻根本不吃這一套,卻見他故作無奈地歎了口氣道,“齊侯有所不知。孤帳下工匠皆是無能之輩。所釘之鐵蹄,不是過淺易落,就是過深傷馬。故此事還需向齊侯帳下工匠討教一二。”

蔡吉聽曹操這麼一說便知曹軍之前應該已經根據齊軍鐵蹄的外觀,自行試製過鐵蹄,隻因技術不過關才沒有山寨成功。須知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一層大約23厘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麵一層是**角質。馬蹄和地麵接觸受地麵的摩攃,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嗣-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麵,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在釘馬掌的時候,主要是去除一層薄薄的老化的角質,就像人剪指甲,唯有方法得當,才不會傷害到馬蹄。曹軍若認為馬蹄鐵就是用錘子,釘子·把這塊厚鐵殘忍地釘進馬的腳底當然不會成功。事實上,蔡吉手下的鐵匠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才找到竅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