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孤的還是孤的。嘎嘎~~~
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
五月的柴桑涼風習習,氣候宜人,驕陽下數千艘戰船宛若繁星綴於城外的鄱陽湖上。吳侯孫策與中護軍周瑜並肩立於主艦甲板之上,任由江風迎麵撲來。雖說去年由於劉備的插手令孫策沒能拿下九江郡,但這也讓他更能集中精力攻略長江以南。在先後平定了豫章、廬陵兩郡之後,孫策的勢力由長江南岸一路延伸到了贛水、閩江流域,與荊州的江夏郡有了接壤。
江夏郡的太守黃祖同孫策有殺父之仇。初平三年(192年),孫策之父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奉袁術之命,進攻劉表把守的荊州。劉表派黃祖在襄陽迎戰,戰事失利。孫堅乘機渡漢水圍攻襄陽,為黃祖部下射死於峴山。自此黃祖便與孫氏一門結下了世仇。因此孫策一經打通江夏,便立即發兵討伐黃祖。黃祖聞訊後,當即便攜鄧龍、陳就、韓諸將出兵迎擊。
建安五年二月,就在中原各地聚焦曹蔡聯營之時,孫策以兩萬兵馬同黃祖四萬大軍會戰於柴桑城外。麵對兵力將近己方一倍的敵軍,孫策依周瑜之計,親自領兵佯裝不敵引黃祖入鄱陽湖附近的澤地。待到黃祖入套之後,早已埋伏多時的周瑜率領呂範程普、韓當、黃蓋等孫氏部將,火放上風,兵激煙下,弓弩並發,流矢雨集,直將黃祖部殺得片甲不留。慌亂之中黃祖棄船而逃,被孫策帳下猛士馮則追上一刀斬於馬下。此戰孫策俘獲黃祖妻妾七人,斬韓等黃祖部二萬餘人·另有一萬餘人溺斃於鄱陽湖中。
值得一提的是孫策年僅十八歲的弟弟孫權在此戰中表現出色,黃祖帳下大將韓便是由他所誅。不過相比弟弟取得驕人戰績,孫策更在意的是從黃祖大軍中繳獲的堆積如山的財物以及眼前浮於鄱陽湖上的六千餘艘戰船。
雖說孫策起家於江東,但礙於財力有限孫策一直沒能建立起一支像樣的水軍。此番一下子收繳黃祖六千艘戰船,無疑是讓孫策的水軍有了質的飛躍。
卻見這會兒的孫策抬手指著滿湖的戰船,意氣風發地向周瑜說道,“公瑾,汝看吾之江東水師可與東萊齊軍水師一較高下乎?”
延津一戰令蔡吉帳下的齊軍水師名滿天下,而江南諸郡向來以水戰聞名·孫策自然而然也將齊軍水師視作了對比對象。說實話,孫策對那位和自己弟弟孫權差不多大的齊侯,還是很感興趣的。特別對方還是女兒之身,這讓孫策既覺得新奇,又深受激勵。試問一個女子都能在此亂世建立基業,自己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又怎能甘於平庸。當然孫策也知自己眼下的實力還遠不及蔡吉。江東諸郡的地域雖廣,可人口稀少,土地荒蕪。不似蔡吉所統的青、徐兩州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對方甚至還一舉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反觀自己到現在都沒能擊敗劉表,實在是有些愧對父親在天之靈。然而與蔡吉的差距越大·就越能激起孫策的鬥誌。而今的孫策已然將蔡吉當做了一個榜樣,一個追逐的目標。
此刻麵對孫策略帶孩子氣的問題,周瑜環視了一番麵前的戰船,悠然一笑道,“伯符帳下現有戰船八千餘艘,論數量絲毫不遜於蔡安貞。然則黃祖麾下水師懈怠多年,故還需多加操練方能縱橫江河。”
周瑜公允的評價讓孫策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道,“操練水師一事就拜托公瑾也。”
迎著好友炙熱的目光,周瑜心頭一熱,抱拳一拜道·“伯符放心,瑜定將吳軍水師操練成天下第一軍。”
且就在周瑜與孫策展望吳軍水師未來之時,自船尾走來了一員錦衣戰將。此人身高八尺·猿臂蜂腰,古銅色的肌肉在陽光照耀下閃動著野性的活力。一見孫策,此錦衣戰將便俯身一拜道,“甘寧見過主公。”
“興霸無需多禮。”孫策帶著讚賞的目光扶起了甘寧,回頭向周瑜介紹道,“公瑾,此乃甘寧,甘興霸將軍。黃祖伏誅後·其不滿江夏劉琦專政·特領八百水軍來投。”
“在下周瑜,周公瑾。”周瑜客氣地朝甘寧拱了拱手·旋即又饒有興致地問道,“將軍可是聞名蜀地的錦帆將甘興霸?”
甘寧聽周瑜這麼一問·不由臉頰一熱。原來甘寧出身蜀地名門,年少時不僅有勇力,且熟讀諸子,十八歲就被舉做了郡丞。可是甘寧性子野,好遊俠,根本不想循規蹈矩地過日子,更煩官宦之間的應酬。因此他時常翹班,聚合一夥輕薄少年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輕俠殺人,藏舍亡命。此外由於甘寧家境富裕,他一出一入,都威風炫赫。步行有陳列車騎,水行有連接輕舟。身旁的侍從之人,個個披服錦繡,走到哪裏,哪裏光彩斐然。當船隻停泊時,甘寧時常讓下人用錦繡維係舟船,離開時,又將錦繡割斷拋棄,以顯示其富有奢侈。久而久之甘寧的名聲大噪,當地百姓隻要一聽鈴響便知甘寧一夥人到了,並稱甘寧為“錦帆賊”。
被稱為“賊”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甘寧家大勢大也沒人奈何得了他。真正讓他在蜀郡呆不下去的是一次刺殺事件。當時益州盛傳州牧劉焉搜刮民脂民膏,年輕氣盛的甘寧一怒之下,就真跑去做俠客刺殺劉焉。劉焉身邊有重兵把守,甘寧自然是沒能刺殺成功。於是他隻得帶著門下的八百健兒前往荊州投靠劉表。不過劉表不喜甘寧放蕩不羈的性格,因此並沒有重用於他。在無所事事一段時間之後,甘寧又轉托了黃祖。然而黃祖同樣也不看重於他,反倒將其當做家奴使喚。以甘寧火爆的脾氣哪兒受得了這等氣。趁著黃祖兵敗柴桑,劉琦剛到江夏上任·他便帶著手下投靠了孫策。當然由於蔡吉的亂入,劉備的南下,以及孫策沒有死於刺殺。甘寧自然也不再像原有曆史記載的那般射殺孫策部將淩操。故淩操還活著,甘寧也沒與任何一員吳將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