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這消息興致勃勃者有之,蠢蠢欲動者亦有之。這不,還未等曹操正式向朝廷上書奏請開科取士,車騎將軍董承便已忙不迭地入宮探望他那身懷六甲的女兒董妃。

自打劉協抱病臥床之後,董妃便搬到較為僻靜的雲陽宮內養胎。不過這並不代表董妃已失去恩寵。相反小小的雲陽宮被布置花團錦簇。這會兒的董承就坐在蜀錦滾邊的蒲席上,淡雅的湘妃竹簾將父女二人與宮女內侍隔了開來。但見董承一邊接過女兒遞上的茶湯。一邊隨口問道,“陛下近來可安好?”

“陛下病情至今未見好轉。可惜女兒有孕在身,不能侍奉陛下左右。”董妃黛眉微蹙搖了搖頭道。

董承聽罷董妃所言,將手中的茶杯往案上一擱,低聲勸慰道,“女兒莫憂,陛下吉人自有天向。倒是汝需保重身子,莫要動了胎氣。”

“父親說得是。”董妃低下頭一臉幸福地撫摸起了已然隆得滾圓的腹部。董承亦得意洋洋地舉杯品了一口茶。

且就在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之時,忽聽簾外宮女奏報道。“娘娘,陳太醫求見。”

董妃看了一眼不動聲色的父親,旋即點頭答應道,“有請。”

不多時,一個發須花白的老者在宮女的指引下來到了董承父女麵前,躬身施禮道,“太醫陳肅見過娘娘,見過董將軍。”

“陳太醫無須多禮。”董妃抬手示意陳太醫起身,跟著又將話鋒一轉蹙眉道。“本宮今日略感不適。煩請太醫為本宮把把脈。”

“諾。”陳太醫起身走進簾幕,背對著宮女坐了下來。但他卻並沒有立即為董妃診脈。而是用手指www.97ks.net蘸了清水在案幾上寫下了一串字,“操欲北上開科取士,朕當如何處之?”

董承瞥了一眼案幾上的字,亦用手蘸了清水在案幾上寫道,“任其北上。”

陳太醫見狀點了點頭,迅速抹去案幾上的字,繼而又寫道,“劉表有消息?”

“有。”

“馬騰?”

“無”

董妃坐在一旁看著父親與陳太醫如表演啞劇一般通過書寫來問答,臉上雖瞧不出悲喜,手心裏卻早已悶出了絲絲汗水。自打趙彥死後曹操便加強了對大內的控製,其不僅向皇宮增派了一個營的兵馬,更是將劉協身邊的內侍也一並換了幹淨。而劉協在見識過曹操的手段之後,亦不敢在宮內直接接見近臣。當然年輕的天子並不會就此甘心接受曹操的控製。於是在董承的建議下,劉協開始一邊裝病拒絕上朝,一邊通過陳太醫與董妃同董承等人繼續保持聯係,從而暗中策劃對付曹操。

像是此刻劉協就通過陳太醫向董承詢問有關曹操在鄴城開科取士的建議。董承本人對開科取士並不感興趣,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另一種唯才是舉。不過曹操將科舉的地點選在鄴城倒是正合董承的心意。須知趙彥案讓天子一黨元氣大傷,如今的許都可謂是萬馬齊喑。就算有人對曹操心存不滿也不敢說出口。畢竟趙彥等人的腦袋至今還吊在許都的城門之上。而倘若曹操在這當口離開許都前往鄴城的話,那董承便可放開手腳與劉表、馬騰等諸侯加強聯係。

相比躍躍欲試的董承,董妃心情隻能以忐忑二字來形容。對於這個年僅十七歲的女子來說,江山社稷遠比不上為心愛的男人生一個可愛的孩子來得重要。隻可惜現實容不得她苟安於內室。因為她的丈夫是當今的天子,她的父親是當朝的重臣。這兩個對她來說最為重要的男人,恰恰都對權利有著無限的**。於是董妃也隻能以身懷六甲之身參與到了這場攸關生死的博弈之中。

陳太醫是劉協的傳話筒,他隻負責提問,不負責討論。所以他與董承之間的啞劇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當該問的問題就都問完了之後,陳太醫便迅速地從袖中掏出了一隻小枕、一塊方巾,駕輕就熟地開始替董妃望聞問切起來。

雖說隻是打掩護,董妃對自己腹中的孩子還是十分關心的。卻聽她關切地問道,“如何?本宮龍胎可有恙?”

陳太醫收起方巾拱手答道,“娘娘脈相平穩,腹中龍胎並無大礙。娘娘若覺身子依舊不適,老夫倒是有一劑寧神湯既可安胎,也可為娘娘消暑。”

“如此這般就有勞陳太醫也。”董妃長舒了一口氣,含笑道,“來人!賞陳太醫玉環一枚。”

“多謝娘娘厚賜。”陳太醫在拿了宮女奉上的賞賜之後,便躬身退出了雲陽宮。

之後董承又與董妃聊了一會兒,待到日頭西斜方才起身告退。而就在當天夜裏劉協舊疾突然複發,陳太醫被再次急招入宮替天子診治惡疾。直到翌日清晨,劉協才轉危為安。且就在眾文武為天子化險為夷而額手慶幸之時,曹操上書奏請朝廷在鄴城開科取士。尚在深宮中養病的劉協雖未能上朝,倒也傳諭旨同意了曹操的請求。一時間開科取士代替趙彥案成了建安六年夏天士林最為熱門的話題……為毛偶家包子會說的第一句話是“姐姐”呐?這不科學……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

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

看小說“就愛讀書”www.92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