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室深處生長。這一切都導致了這些原本作為消耗類存在的食物價值大為上漲,成為普通人難以觸碰的存在。

現在的普通人平常吃的是20新幣一支的營養劑,10新幣一顆的營養丸,或者4新幣的壓縮口糧。壓縮口糧的作用就是飽腹,雖然能提供少量的營養,和人體所需的量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李老頭那一天作為迎接他端出的那麼些湯圓應該是大節日剩下的,總共的價值怕是高達50新幣——像李老頭這樣的人家,一個月也不過是能吃上一次罷了。

就這樣把東西分了他大半,果然這樣才是真正的親人該有的舉動嗎?李曦捂著嘴心沉思不已,看來這種物資高度貧乏科技極端繁榮的地方也不算一無是處,總算也把人類善良的一麵也保留了下來。

自從22世紀人類開始恢複正常生活以來,開始有專門的生物學家想要複蘇那些丟失的物種。隻是理想遠大現實骨感,隨著一個又一個頂尖專業人才的失敗,再也沒有人願意投資到這個無底洞裏。

而最後,這些研究反而造福了為此新興的一項職業,培育改良師。

培育改良師,簡稱培育師,他們的異能大都和五行概念中的“木”有關。

這些人將前人的研究結果加上自己的判斷理解弄出仿造之物,當製造成功之後,他們就會把樣品拿去給食品管理局化驗借以得到無害證明。將東西包裝一番、再冠上原身的名字拿出去售賣,這就是他們得到錢財的方式。

這些仿造原來的古物弄出來的現代食品,當然沒有原來的那些食品好吃。隻是人類已經忍受了大量空白的時刻,他們所有關於食物的理解都是來源於大災難之前的書籍,所以那些仿造品一經推出就被民眾哄搶一空。到了現在,更是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每一個成功推出新產品的培育改良師都會獲得大量的財富和良好的社會聲譽,李曦對著光腦查詢資料,一開始蹦出的就是這麼一段話。再看看下麵的數據,不僅資料點擊率高達八億六千三百七十二次,連職業受歡迎程度曆史排名一直穩固在第二位,可見這真的是一門有錢途的職業。

看起來挺有意思的,李曦頓了一頓確認頁麵關閉,開始想著該拿什麼配飯。

這裏的人們是從5歲開始進入學校學習,16歲畢業,完成低等程度和中等程度的教育。畢業以後可以選擇繼續升學或是直接進入社會,若是想要升學就一定要完成中等學業資格測評,經由筆試和麵試之後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申請成功的可以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資格,完成四年的學業後獲得職業資格證明。

也就是說,他就算再想成為培育改良師,至少得等5年。

與其想那麼遙遠的事,不如直麵眼前的吃飯問題。李曦看著已經煮好的飯,再掃視一下不大的廚房,類似冰箱的機器裏全部裝的是壓縮口糧和營養劑。好容易找到一樣別的東西,卻隻是一個孤零零的小小的蛋。

應該是蛋吧?李曦將東西拿起來搖了搖,注意到上麵有凹凸的痕跡。對著光線掃了一下,才發現是產品名稱和編號。這東西確實是雞蛋,隻是前麵加了一個“仿現古”稱號。

這樣的話不如做蛋炒飯好了,李曦意念一動,從手鏈裏擺放的整整齊齊的紙盒裏拿出了一個蛋,蔥花卻是不敢拿。把飯全部扒拉出來放進另一個容器裏,調出機器的菜單點到炒鍋的設置;看著機器很快變為平底鍋,李曦還是頗有些不適應。

拿了放著鹽的小小瓶子倒了些進去,隻是幾分鍾就把一大份蛋炒飯做好的李曦命令東西變回原狀。重新將飯放回去保溫,李曦對著光腦又查閱了會兒時間,自感無所事事。

李曦從柔順的中發裏掏出一枚銀色物體,輕輕的按壓住住前端,在彈跳出來的區域裏輸入指紋。看到東西完全變回和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差不多大小的原狀,半是驚歎的輸入密碼將盒子打開,裏麵放置著一個精致的手工懷表,一個中檔層次的冰種翡翠掛件。

這些東西從被放進來起林曦都從未查探過,他隻是牢記著父親的囑咐,要好好守著這些東西。懷表一看就知道被摸過很多次,掛件卻是那位父親給的新年禮物。

這算是林曦唯一的念想了,李曦沒有動重要的懷表,果斷的取出了掛件,將盒子蓋上親眼見著東西變為發卡大小。

這東西據林曦的父親林欽說是最新的保密配置,可以躲過機器的掃描。由於體積太小,所以放置的都是保命的東西,林欽也是千方百計的才拿到一個,這麼貴重的東西托付給他意義簡直不言而喻。

可惜林曦是個傻歪,裏麵的兩件東西都是林欽放進去的,他根本啥都沒放。這懷表據說是非常有用的東西,而那個小獅子掛件,說白了,林欽曾多次暗示,要是遇到什麼意外情況,這玩意兒就可以直接賣了換錢。

市麵價值的話大概是10萬,李曦對照著光腦一條條對比起來。聽到房門的開合聲,他迅速的將東西藏回原處,光腦的瀏覽頁麵也全部清除,將掛件放在手心裏,他決心把這東西交出去,就當,就當算是成為親人的最後一道考驗吧。

希望,他的謹慎在這裏不要得到失望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