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的管狀物,那是礦質鹵水湧出後形成的,像是拙劣的哥德城堡仿製品。從那之中,黝黑滾燙的液體隨著緩慢的節奏脈動而流出,像被強有力的心髒壓縮著。猶如血液一般,那也是生命的明證。

滾燙的流體阻止了由上麵滲流而下的冰冷液體,並在海床上形成溫暖的島嶼。同樣重要的是,它們從木衛二內部帶來生命需要的所有化學物質。這般富饒的綠洲,供應著豐富的食物與能量,早在20世紀,就已被地球海洋的探險家發現。在這裏則以一種更恢弘的規模展現,變化性也大得多。

細致且猶如蛛網、看來像植物的結構體,在最接近熱源的“熱帶”地區茂密生長著。爬行其間的,則是奇異的蛞蝓和蠕蟲。有些以植物為生,其他則直接由周遭富含礦物質的水中攝取食物。在這些來取暖的生物外圍,距離深海之火遠一點的地方,則生長著更頑強、更堅韌的生物,看來有點像螃蟹或蜘蛛。

成千上萬的生物學家,都可以在此花上一輩子的時間,隻研究一個小小的綠洲。與地球的古生代海洋不同,木衛二的深淵並非穩定的環境,因此,演化以驚人的速度進展,創造出許多神奇的生命形式,而且全部被某種神秘的製裁力量操控著生死。當這股統禦力量的重心轉移至別處,這些生命之泉遲早會衰弱與死亡。整個木衛二海床上,隨處可見這種悲劇的明證;數不清的圓形區域內散布著死去生物的骸骨,以及殘餘的礦物質外殼。在那些地方,演化從生命之書中被成章刪去。有些留下了惟一的紀念:巨大的、空蕩蕩的殼,像是漩渦狀的喇叭,比人還要大。還有許多不同形狀的蚌殼,有雙殼的,甚至三殼的,也有螺旋形、寬達數米的——與地球白堊紀末期海洋中神秘消失的美麗菊石一模一樣。

在木衛二深海中最大的奇觀之間,從巨大的深海火山口中湧流而出的,是熾熱的熔岩流。此處的水壓如此巨大,使得與紅熱岩漿接觸的水無法瞬間蒸發,這兩種液體便劍拔弩張地共存著。

在這個外星世界,由外星演員所主演的埃及故事,遠在“人”出現以前便已上演。如同尼羅河為沙漠中的狹長地域帶來生命,這股溫暖熱流也使得木衛二的深海生動了起來。沿著河岸,寬不過數公裏的地帶,一種又一種的生物演化出來,盛極一時,隨後消失;有些則留下永久的遺跡。

通常,那些生物和熱流口周圍的自然形成物難以區分,就算它們顯然並非純粹由化學作用產生,也令人難以判定究竟是直覺還是智慧的產物。在地球上,由白蟻所建造的高樓大廈,才差不多可以媲美被巨大海洋冰封的世界中的這些發現。

在深海荒漠中,沿著窄窄的肥沃地帶,整個文化甚至文明都有可能興起又衰敗。在木衛二的帖木兒或拿破侖指揮之下,也許有軍隊行進——或說泅水,而這世界的其他部分卻毫無所悉,因為所有綠洲都相互隔絕,猶如行星彼此。沐浴在熔岩流的溫暖中的生物,與在地熱口周遭覓食的生物,都不能穿越介於彼此孤寂島嶼間的蠻荒野地。就算出現過史學家和哲學家,每個文化也將深信自己是宇宙中的惟一。

但在綠洲之間也並非是全然的生命荒漠,還有更頑強的生物,能夠忍受酷烈的環境。有些是木衛二的“魚”:流線型的身軀,由垂直的尾巴推進,並由沿著身體生長的鰭操控方向。與地球最成功的海洋居民相似,乃是必然:麵對同樣的工程問題,演化必定會給予一致的解答。看看海豚與鯊魚,外表幾乎一模一樣,但在演化樹上卻相距如此遙遠。

然而,木衛二海洋中的魚和地球上的,卻有一個最明顯的不同:它們沒有鰓。因為在它們優遊的海水中,沒有絲毫氧氣可供呼吸。就像地球上地熱口周邊的生物一般,它們的代謝以火山環境中所盛產的硫化物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