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村子,靜悄悄的。大多住宅建築顯得古舊,低矮且少見樓房,想必是為了防備海上的台風。在一處巷口前立著一塊小小的石碑,上麵寫著“石敢當”幾個字。小萌端詳著有些不解,阮強說這是擋邪之用。在一棵古榕盤虯的小院前,阿樂停住了腳步。院子裏而有個身材嬌小的年輕女子,正聚精會神的鉤織著一堆衣物。身邊是個兩三歲的小女孩,抱著一個芭比娃娃玩耍著。阿樂走了過去,“妙音姐!”女子抬頭,臉上很是驚喜,“阿樂,你來東山了?……快進來坐!” 阿樂卻並不邁步,“就不坐了。是我這兩位客人來東山找人,是位老人。想找你打聽一下……”
妙音注意到了阿樂身後的小萌和阮強,忙走了過去,“兩位是找人?”小萌和阮強點點頭,妙音抱上小女孩,“這樣吧,走,去前麵街上,找咱這裏土生土長的吳爺爺問問。我來這兒才幾年,平常很少在村裏走動。”阿樂從妙音手裏接過小女孩抱著,“麻煩你了,妙音姐。”
妙音領著幾人從屋後小巷出去,七拐八彎,便到了一條小街,此時街上人已寥寥,一家小商鋪外的牆根邊,有幾個老伯就著小桌上的茶具杯盞,圍坐在一起閑聊。妙音走近,衝著其中一人叫了聲“吳爺爺!”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應聲抬頭,起身走了過來。身後另幾個老人也都扭頭好奇的看著小萌幾人。
“吳爺爺,這是我幾個雲澳的朋友,說是想找人……我想這事找您應該沒問題,就領他們過來了……”
“哦?找人?”吳爺爺扭頭看著小萌幾人。
“您好,吳爺爺。我們是想找一位叫石有蓮的的老人,她以前的閨名叫阿蓮,如果健在的話大概有六十多歲。還有,她父親的名字叫石大旺……”小萌上前跟吳爺爺說道。
“石有蓮?……”吳爺爺聽著這個名字似乎有些茫然,“沒什麼印象啊……”
“對了,她以前和父母去濱城的老碼頭附近住過一段時間……”阮強想了想,提示了一句。
“石大旺不就是旺伯嘛,去世好些年了。”旁邊一位老人忽地想起了什麼,神情黯然,“記得蘭嬸沒多久也去世了……”
“是哦,他們好像是有個女兒,不過很多年沒見過了,想必是嫁的遠……”吳爺爺恍然醒悟。 “對了,似乎還有個兒子,應該是在外地安家落戶了吧……我能知道的也就這些了。”
“那麼,吳爺爺,您知道石大旺老人去世後埋在哪兒嗎?我想去看看。”小萌聽著吳爺爺所說,心裏不免失望,但還是想去老人的墳墓前祭拜一下。
“這個……孩子,我幫不了你。他老兩口去世後,選擇的都是海葬……”
“啊?海葬……”小萌呆住。吳爺爺看見小萌驚詫的表情,點了點頭,“是的。島上的土地資源有限,選擇火化後將骨灰撒入大海,一則是為子孫後輩著想,二則也是漁民一輩子與大海相依共存,對海有著很深的感情……”
告別吳爺爺和妙音,小萌蔫著腦袋,和阮強阿樂一路默默往回走。
“阿樂,小萌的心情我能理解。可你怎麼也不說話了呢?”阮強看了看阿樂,試圖扭轉沉悶的氣氛。
“唉,一直以為妙音姐會成為我阿嫂的,沒想到卻最終嫁來這裏。”阿樂回頭看了看東山村,“妙音姐以前和我哥是一對,因為一點小誤會分手了。兩人脾氣都很倔強,誰也不肯放下麵子示好。後來妙音姐就嫁了,我哥也去了福州那個城市打拚,有好幾年沒回了,不過偶爾還是會打個電話回來……”
“是這樣啊。想開點……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阮強拍拍阿樂肩膀。
阿樂和阮強邊走邊聊。一邊的小萌卻是思緒飄飛。看來線索似乎斷了,那位阿蓮老人難道當初真的遠嫁了麼,還有石大旺老人的兒子及後人會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