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了爺爺出去的時間,偷偷爬進去,站在裏麵,就感覺好像嗅到了那人的氣息,一直循著爺爺說的路徑,找到當年那人呆的最多的地方,爺爺說,那時他祖父被仇家傷了,就在這養傷,他一直陪著,舍不得離開,所以這裏留下的痕跡最多。
年紀小小的傅亦博小心的觸摸著一切,深深地呼吸著這裏流溢著的氣息,真的好清冷、好清靜,就像那個人一樣,這裏爺爺從來不許人進來,打掃的工作也是自己親自來做的,所以那人留下的氣息似乎依然恍如昨天,依然縈繞鼻尖。
朦朧間,好像還可以看到一個清冷淡漠的小仙童,優雅的接過桂花糕,一旁,年輕的曇爺爺正歡喜地看著,爺爺就在旁邊取笑曇爺爺,逗趣得很,惹得曇爺爺跺腳,狠狠地怒目而視,想要破口大罵,又怕損自己的形象,惹得那人不喜,真是一派融融的氣氛呢!
眼睛有點濕了,才眨了一下,剛才所見的景象頓時煙消雲散,不複存在了,小小的自己又是難過又是悔恨的,就這樣靜靜地緬懷著,靜靜地回憶著爺爺所說的一切,不知不覺度過一天,警覺起爺爺怕是要回來了,才依依不舍的循著原路退出。
之後,著魔了的總想著,再找個機會進去,再看一眼也好啊,可是爺爺總不出去,自己旁邊瞅著焦急,尤其看著爺爺進去的時候,更是躁動不安。
這種情形看得多了,就會小小地埋怨老人家,幹嘛這麼懶,挪都不挪動一下,真是罪過啊!
終於又抓住了幾次機會溜進去,可是總會一耗就一整天,差點被抓包了,不過他機靈,才險之又險地躲過了。
隻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最後一次進去,因為看得太入神了,而爺爺剛好又進來,正好抓個正著,爺爺很生氣呢!不過倒也沒怎麼樣對他,隻是怒斥了父親一頓。
離開的時候說,“以後再有這類事情,你陪著你兒子一起搬回祖屋那邊住吧,別墅這邊就不用再過來了。”
父親好像一下子被噎到了,狠狠瞪自己一眼,隻不過沒多說什麼,過了一會,遲疑了一下,才小聲問:“裏邊怎麼樣了?”不等自己回答有喃喃:“也不知道有沒有變,三十多年了呢。”
待得看到自己目瞪口呆的樣子,才失聲好笑地說:“你以為我為什麼不責怪你啊?自然是因為我也有過小的時候。”
居然是這樣啊,難怪爺爺對父親發這麼大的脾氣,積年的不滿啊!
後來小弟亦文長大了,性子跟那人很相近,爺爺很高興,臉上的表情也柔和了很多,不過依然沒有邀請任何人進去,連最得爺爺心的小弟也沒有進去過。
不過現在竟然有人住進西院裏,連大哥他們好像也沾光進去了,自然是那個人來了,既然是那人的話,自然這一切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了。
自己來之前,可不是一點消息也打聽不到,會急著向張嘉峪那個二愣子詢問,隻是因為急著要知道一切,也是因為太激動了,又有點不安,有點躊躇不前。
不過,對自己來說,期待了十九年了,對兄長來說,已經二十二年了,對父親和爺爺來說,更是四十多年那麼久,當年七歲的小仙童會變成什麼樣子了呢?還是如同天人一般嗎?還是那麼清冷嗎?還是一點沒變嗎?
爺爺他們現在又是種什麼樣的心情,也和自己一樣,矛盾著嗎?激動渴望又有點躊躇不前!
輕塵禦風 第一卷 現世前緣 第二十五章 高朋滿座
章節字數:3691 更新時間:09-09-05 13:30
傅家別墅是方圓千裏內唯一的一處建築,可是居住在天河區的人們雖時常談論起,語氣或羨慕或妒忌,可是誰也沒有正真走進過裏麵,曾經或許有過的它的訪客,不過大多數已經作古,在世的人也沒有誰會有這份閑心,會給好奇的人們講述。
如此這般,自然就會生出千奇百怪的猜測,特別是那些特別八卦的主婦們,閑餘飯後,總會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肆意評論,肆意揣測!
跟在傅亦明身後的一行人自然也是第一次進入傅家別墅內部,自然也免不了一番觀察和慨然,至於如何看待,如何評價,那就是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了。
更何況,一路走來,移步換形,更是步步景致步步情啊,觸景生情,別有一番滋味,因此即使是都在看傅家別墅,眾人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當然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故人蘇軾有詩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如是而已!
閑話休提,撇開民眾的揣測,也不說雲鳴生眾人的觀感,此處僅客觀敘述別墅的概貌,不作絲毫品評,也不做半點評判。
從總體的格局分布來說,主要分為前中後三大部分,分別為最前端外院的大院子、居中的廳樓和廳樓後麵的後院,後院又分東西兩院。
大院子占地最大最多,相對來說,顯得比較空曠,雖然一樣種植了許多木本植物,不過大部分栽植著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所以視野能看得比較遠,感覺就比較空曠闊大,比較豁達開朗,這裏建築寥寥無幾。
隻有在偏僻的角落處,坐落著少數幾間工人的休息室、夜班臨時住處和工人高管的單間,雖說是單間,裏麵的裝修還是挺舒適的,張嘉峪的堂哥就在其列,除此以外,就是一處停車間了,這些隱約在茂密的古木間,不是特意察看,根本就不知道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