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蘇明珠憋屈了一下,也就不在意了,反正他們家名聲也不算好,東西吃到肚子裏的才是實在的,現在重要的不是生氣被四皇子擺一道,而是從中得到實際的好處。
武平侯夫人一時沒有說話。
蘇明珠眼珠子轉了轉,笑得更加乖巧甜美:“母親,既然如此就讓四皇子坐實了這件事好了。”
武平侯夫人戳了下蘇明珠的額頭:“胡鬧。”
雖然這麼說,卻沒有更多的斥責。
蘇明珠整個人滾進武平侯夫人的懷裏,驕裏嬌氣地開口:“家中本來就準備讓我低嫁,隻是外人不知道,何不給他們個理由?”
武平侯夫人皺眉:“你父親、哥哥的名聲不好就不好了,姑娘家還是要有個好名聲的。”
低嫁這件事不僅是武平侯夫人的想法,還有武平侯也是讚同的,他們圖的不過是讓女兒能順心罷了。
說到底每一家的想法都不一樣,閔元帝當初覺得四皇子喪母,出宮立府後也沒有個幫襯的,就給他選了個家世極好的皇子妃,沒曾想成了現在的模樣,對於這個兒媳婦讓她直接病逝也不行,別的更是不妥,隻能捏著鼻子忍了。
就連皇子都有這樣的無奈,如果當初的四皇子妃家世不顯的話,怕是早就消失了。
武平侯夫妻早早就開始琢磨女兒的親事,兒子的親事倒是不用他們操心了,早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武平侯就看中了白家夫妻的人品容貌,早早設計在人家醉酒的時候和人定了兒女親家,來了個指腹為婚,那時候武平侯夫人還沒有懷孕呢。
沒曾想這些年,白老爺運道極佳,如今都坐到了刑部尚書的位置,而白家的女兒不管容貌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好,每次提起武平侯都要樂開花,隻說自己才是運氣最好的那個,見到白尚書這位親家還要嘚瑟一番。
白尚書倒是不生氣,雖然不少人覺得武平侯胸無大誌荒唐度日,可他覺得武平侯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既然娶了皇後嫡親的妹妹,又有太子在,武平侯府還要如何出眾?
武平侯府的前程不在當下,而是在……
更何況武平侯府並非真的沒有成算,武平侯的親弟弟,如今不過三十出頭已是揚州知府,隻不過他一向低調,也不常回京城,也就被人忽略了,揚州極其富庶,留在京中引人注意倒不如在外謀取好處。
這也是當初白尚書願意如了武平侯的意思,認下這門親事的原因,隻是說到底還有些不如意的地方,若是妻子當時生的是兒子,能娶了武平侯的女兒就好了。
倒不是白尚書嫌棄蘇博遠,雖然外麵都傳蘇博遠性格暴躁易怒喜動手,可白尚書一個字都不信,他可是看著蘇博遠長大的,當時武平侯說什麼讓兩個孩子培養感情,早早就把蘇博遠送到他家,蘇博遠的啟蒙恩師就是白尚書。
蘇博遠不是最優秀的,可是這些年看下來,白尚書不得不承認,蘇博遠是最適合自己女兒的人。
白尚書隻是恨不得自己的妻子生的都是兒子,把別人家的閨女娶進門,而不是把自己的閨女嫁出去。
武平侯夫人是明白女兒的意思:“明日我與你父親談一談。”
蘇明珠笑盈盈地:“總不能裏裏外外的好處都給四皇子占了,沒這樣的便宜事情。”
武平侯夫人捏了捏女兒的耳垂,肉呼呼的:“嗯。”
蘇明珠聽到母親的回答,這才心滿意足的閉眼睡覺。
四皇子的算盤打得好,可是蘇明珠也不差,哪怕父母早就決定選了人品性格樣貌都好的讓她下嫁,可是外人不知道,如今不過是製造一個她不得不下嫁的假象罷了。
如此一來,開始四皇子得了多少同情和好處,等她親事定下來的那一刻,就有多少的指責,他們家也可以借此得了真正的實際,卻沒有絲毫的損失。
四皇子走了苦情戲,可是蘇明珠一個堂堂侯府嫡女,就因為四皇子的求而不得,隻能下嫁,到底誰更委屈?
其實四皇子的想法不錯,但是他忘記或者根本沒有在意一點,當初閔元帝有意把蘇明珠指給六皇子,雖然這件事隻是在小時,後來沒了消息,可是知道的人不在少數。
而且不管是年齡還是旁的方麵,蘇明珠和六皇子確確實實更加合適,隻要他們定了下主意,到時候讓武平侯夫人進宮和皇後通個氣,想來也會有不少人“想起”當初的事情。
四皇子默默對蘇明珠好的行為,會讓他們三個都在風口浪尖。
這樣的情況下,武平侯府為了大局著想,隻能趕緊給蘇明珠找一門親事,但是因為涉及到兩位皇子,同等家世的人家怕也要多加考慮,武平侯府隻能咬牙把女兒下嫁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