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朝廷主將爭功(1 / 2)

那日,青州兵馬與濟南兵馬在臨淄城外展開會戰。

孫大喜登高觀察敵軍陣勢。

副將說:“敵人軍容齊整,似乎沒受前幾日大敗的影響。”

孫大喜搖頭:“你看它的右翼。”

“旌旗招搖,殺氣逼人。”

孫大喜不屑:“打仗拚的是刀槍,扛那麼多旗有什麼用?他們欲蓋彌彰,暴露了自己的虛張聲勢。”

“傳令,命大軍集中進攻右翼”

大戰開始,敵軍右翼搖旗擊鼓,喊殺聲響徹雲霄,濟南兵馬甚至受到了震懾,不敢出擊。

孫大喜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等到他們氣竭,我們再進攻。”

果然,叛軍右翼喊殺聲雖大,但進擊的速度慢,陣型也亂。

“他們怕了。”

孫大喜率精銳騎兵衝擊右翼,敵軍右翼大亂,衝擊得中軍也慌亂起來。

人數上的優劣被對衝,雙方勢均力敵。這一場大戰從黎明進行到中午,雙方近身搏鬥廝殺,各有死傷,難分勝負。

這時候,就是熬了,看誰的戰意更勝,更能堅持。

青州叛軍毫無退路,不得不苦苦堅持。濟南兵馬在孫大喜的帶領下,求勝心切,也絲毫不懈怠。

這場大戰打得太苦,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如果不是鄭安加入,勝負猶未可知。

三衛騎兵從東麵來,直接衝擊敵軍已經混亂不堪的右翼。

與孫大喜的苦熬苦戰不同,鄭安更會利用“人和”:“投降不殺!”

“何苦拚命相鬥?”

“投降不殺。”

右翼紛紛投降,鄭安跨馬追上孫大喜:“剩下的交給兄弟。”

孫大喜道:“一起來。”

雙方掰手腕到力竭的時候,突然一個人用了兩隻手,勝負就毫無懸念了。

青州兵馬大敗,逃的逃,降的降,僅一萬殘兵倉皇南逃。

孫大喜激動地拍著鄭安的肩膀:“兄弟怎麼來的這麼及時!真是及時雨啊!”我快打贏的時候,你們才來,可真及時啊!是來搶功勞的嗎?

鄭安笑道:“接了元帥的軍令,不過,即便兄弟不來,兄長也能大獲全勝。”我不是來搶功勞的。

孫大喜道:“哪裏,哪裏。可惜沒接到兄弟的信,不然一定等兄弟兵馬到了,再合圍。”要來怎麼不說一聲?兄弟把強敵留給你。

鄭安說:“日夜急行軍,這才堪堪趕到,沒想到這邊已然爆發大戰,便直接加入了。”我們本就是最快的,怎麼再派人先來告知?誰知道你們在打仗?

“將士們行軍已然疲憊不堪,又經曆了大戰,已是強弩之末。”別逼逼了,我們要去休息了。

孫大喜說:“如此,兄弟快帶兵馬去歇息吧。”

鄭安抱拳道:“步兵由登州衛指揮使率領,還需兩日才能到達。輜重未到,三衛兵馬沒有糧草營帳。”

孫大喜雖然怕人爭功,但也不敢對鄭安怎樣:人家可是湖陽大長公主的女婿,皇親國戚呢,命人分了糧草和營帳給三衛兵馬用。

鄭安巡視營帳,發現濟南兵馬與三衛兵馬涇渭分明,心中滿是無奈,敵人未除,朝廷將領卻互相防備猜疑,這真不是好兆頭啊。

再說楊士釗和周方正也沒閑著,他們率軍拿下了靈山城,並奪取臨朐,對青州城形成了半包圍的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