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興文教、啟民智(1 / 2)

錢明月溫和:“起來吧。你的憂慮很有道理,本宮也想到了,對於願意學習繁複字的大儒,給予高官厚祿。”

範叔同依舊跪著不起:“文字失去了大量的使用者,僅憑一些人傳承,命懸一線,岌岌可危,娘娘難道忍心嗎?”

“資質尋常的人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學有所成。若嫌字繁複便不肯努力,這種人便不配治學。”

錢明月說:“你說的治學,是著書立說,成為鴻鈞大儒。而在本宮看來,字就是工具,能承載大道,也能承載小術,承載醫術、工術,培養更多良醫能工。”

範叔同聯想到近日皇後籌建工學院和醫學院的事情,就知道她心意已決,恐怕難以更改,不願再勸。

“若說注經侍講、草擬誥敕,臣定當全力以赴,但簡化字,臣從沒做過,隻怕竭盡所能也不能做好,請娘娘另擇賢能吧。”

錢明月氣得跺腳:“你!翰林院做不了,難道讓本宮找工部刑部嗎?範叔同,你在刁難本宮!”

“臣不敢,是臣做不到,不是翰林院做不到,娘娘可以在翰林院另選賢能。或許簡化錢和習二字的人能當大任,娘娘何不讓那人來。”

錢明月氣得頭疼,真是,動不動拿辭官威脅人,偏她還真不能因為這就免了他的官,不然可能惹怒天下文人。

逼自己冷靜下來:“愛卿回去吧,冷靜下來想想,這件事是不是對國家有好處。”

範叔同回去,左想右想,都覺得不妥,不免跟下屬談起此事:“聖人不在京城,通政使和都禦史也都不在,想勸諫皇後娘娘,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我已經做好了辭官回鄉的準備,諸位在京城要愈發謹慎啊,萬不能做遺臭萬年的事。”

翰林院侍講學士尹誌宏說:“大人何必如此喪氣,可以奏報聖人,陳明利害,請聖人阻止皇後。”

範叔同說:“若聖人也讚同皇後呢?聖人對娘娘言聽計從,隻怕作用不大。”

尹誌宏靈機一動,說:“有一個人,一定能阻止皇後。”

錢明月被範叔同氣得不輕,但走出文華殿,就冷靜下來,簡化漢字,從來都不是一道命令就能令人信服並執行的事情。

中國人素來有是古非今的傳統,古代的東西肯定是好的,改老祖宗的東西必然會被罵。

前世,中華民族遭遇了那麼大一場浩劫,民族自信心一度低到穀底,甚至有人提出了廢除漢字,在那些思潮之後,由一個強有力的核心權力去推行簡化漢字是可行的。

就那,簡體字推行了幾十年,為掃盲和普及教育做出卓越的貢獻後,還有人試圖恢複繁體字,抨擊簡化字政策的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呢,士大夫堅定地認為華夏文明得天獨厚,怎麼肯輕易做出改變?

在是古非今傳統深厚的時代,做任何改變都是極難的。

難,她也不怕。

範叔同說倉頡造字,說字從來如此,是根本沒有考慮到字體的變遷,文字能從甲骨文變到現在的楷體,為什麼不能簡化一下呢。

甲骨文!對,甲骨文。讓範叔同看看甲骨文,讓他意識到文字是能變的,事情或許就好辦了。

記得甲骨文最先是從中藥材中發現的,好像叫龍骨。錢明月一下步輦,就吩咐說:“快去太醫院,把所有的龍骨都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