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萬金寶鼓足勇氣去見小皇帝:“聖人,該用晚膳了。”
小皇帝不像眾人想象的那樣,龍顏大怒,戾氣衝天,他伏案在寫信。既然第一封信得罪了皇後無可挽回,當然是趕緊寫些好話,消消她的怒氣。
他將自己原來寫好的信又潤色一番,加了些賠不是的話,以及一些情話,這會兒正努力謄抄呢。
聽到萬金寶的聲音,頭也不抬:“那一摞淮安風景詩畫呢?拿來。朕讓人給皇後送過去。”
“再讓辛致知找人,把他們的風土人情也畫一畫,不急,畫好看點兒,畫好送到京城給皇後,記得囑咐他,說是朕送給皇後的。”
此後,小皇帝每到一個地方,就讓人作畫給皇後,並附小記。
錢明月得到這些圖畫後,自然非常珍惜,命人好生收藏,後世將這些統一命名為《欽定十三城風物畫》,成為研究當時南方經濟社會的寶貴資料。
是夜,小皇帝正準備歇下,萬金寶來報:“通政使大人求見。”
小皇帝聽到謝傅瞻的名號就頭疼:“他來幹嘛,這麼晚了,朕該休息了。”
“說是在淮安城內走了一圈,聽到一些風聞,要彈劾淮安知府。”
“啊?風聞言事的不應該是監察禦史嗎?杜陽銘都沒來,他來幹什麼。不見!”
萬金寶出去,對謝傅瞻說:“謝大人,聖人累了,準備休息了。”
“也就是還沒睡著?本官可以長話短說,不會耽誤聖人休息的。”
萬金寶無奈,隻得直白地說:“聖人說了,風聞言事是監察禦史的職責,不見。”
謝傅瞻大怒:“本官知道那是禦史的職責,可都禦史水土不服,有恙在身,不能盡職。本官所謂風聞,實則都是事實,你再去通報聖人,本官彈劾淮安知府,事實俱足。”
“大人,您這是難為小人了。”
謝傅瞻一副賴著不走的模樣:“不難為你,你隻管通報,是不是宣見請聖人定奪。怎麼?難道你要代替天子做決斷嗎?”
“哎,大人,這麼重的罪名小人怎麼擔得起啊!”
萬金寶慌忙跑回去,跟小皇帝稟報。
心裏有氣,難免加上自己的判斷:“聖人,這謝通政也太目無尊上了。”
小皇帝倒不覺得萬金寶在毀謗謝傅瞻,他覺得這個評價很客觀:“他目無尊上是一天兩天嗎?父皇都被他纏得沒辦法。算了,讓他去大廳候著吧,再把韓書榮和林長年都叫上。”
有他們兩個老油條在,也免得他跟謝傅瞻爭得彼此難堪。
江蘇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以及淮安城的大大小小官員,對聖人好微服私訪,都有所準備。
他們安排了人在民間蹲守,守著京城口音的少年人,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謝傅瞻這個倔老頭早小皇帝一步出了行宮。
沒有人防著一個南方口音、瘦巴巴的老頭,謝傅瞻去了街巷深處,把辛致知這些天來幹的事情打聽了七七八八一遍,那叫一個怒發衝冠,立刻趕來彈劾辛致知,一刻都不能忍。
聽了他的陳訴,林長年微笑,迎接聖駕,自然是要做充分準備的。當然,辛致知有些事情做得太過了,但又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何至於讓堂堂通政使連夜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