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錢明月懷孕(1 / 2)

雖然大梁遠勝當年的大梁,突力也不及當年的突力,但具體到一陣一地的得失成敗,與國力對比並不完全一致。

將帥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士卒的舍生取義精神都是關鍵,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都會起決定作用,如風向、沙塵、暴雨乃至天降隕石。

大梁兵馬一出榆林關和山西鎮,便與突力短兵相接,突力王與賢親王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容小覷,生在馬背上的突力人更是驍勇善戰,雙方互有勝負,大局並不明朗。

戰報隔三差五地報到京城,錢明月穩如磐石:勝敗乃兵家常事,不以一時得意論功,也不以一時失利論罪。

皇後的平和理智、冷靜從容像母親安撫孩子一般,安定了京中群臣的情緒,臣工該宴飲的宴飲,該婚嫁的婚嫁,該交遊的交遊。

隻有最親近的人知道,皇後沒有那麼泰然,她經常在深夜裏驚醒,明顯是做了噩夢。

又一次,邊關送來戰報,先鋒將胡榮率戰車用火器與突力交戰,起初勢如破竹,怎料風向突然逆轉,戰車起火,我方敗得是丟盔棄甲,形容狼狽。

錢明月合上奏疏,以手撐額,她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她太寬容了,底下的人就容易冒進?

她猶豫了很久,在奏疏上批注:汲取教訓,不可重蹈覆轍;行軍打仗事關軍士性命與國家榮辱,茲事體大,不可不慎。

戰報和皇後的批複都由誥敕房抄錄,張貼在六部廊廡內,群臣看到後,不免有所議論。

“邊關屢屢失利,娘娘怕是不悅了。”

“我軍打勝仗也不少,怎麼能說屢屢失利?”

“突力經過內亂,國力衰退,我們卻依舊勝負半摻,換誰能高興起來?”

……

消息以文武官員為中心,迅速向他們的姻親子弟故交傳播,傳到王詩韻耳中的,是錢雲從父親那邊聽到的消息,以及他的猜測:“不知道聖人是什麼態度,娘娘是真的不高興了。”

王詩韻說話就不客氣了:“這群人是吃白飯的嗎?竟然又打敗仗了!”

錢雲忙說:“不能這麼說,勝敗——”

“我知道,勝敗兵家常事,每個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不想著怎麼爭取勝利,先想著為自己的失敗開脫,能打勝仗才怪呢。走,我們請旨進宮去。”

“我們進宮能做什麼?我們不懂打仗,反倒要娘娘招待我們。”

“就是讓她招待我們,暫時放下繁重的朝政啊。你們都說了,勝敗兵家常事,為這點兒常事把娘娘累壞,可就不值得了。”

錢雲作態行禮:“那就有勞姑娘了。”

“你不去?算了,我自己去。”

王詩韻敲登聞鼓後,成國公不允許錢雲與王詩韻的婚事,在小皇帝與錢明月都勸不成。

好不容易錢時延勸得父親不那麼強烈拒絕了,錢慧兒無意間把這件事告訴了王詩韻,王詩韻不肯嫁了:還未成婚成國公府就不能容她,嫁進去也是水深火熱,她何必往火坑裏跳。

王詩韻不肯嫁,錢雲不願另娶,錢時延夫婦也不逼他,於是,他們就維持著這種“戀愛”關係。

隻是當下社會是容不得戀愛的,未婚男女交往過密是“非禮”的,無論王詩韻怎麼邀請,錢雲都不敢跟她一起上街,怕毀了她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