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夏氏見狀不覺笑道,“你看這兒子,見了姑姑,連娘親都不睬了。”

“桓兒也喜歡娘親。”桓兒說著,乖巧地又拉住母親的手。

玲瓏成婚後,殷勳待她千寵百愛的,此時對年輕守寡的嫂嫂愈發同情,想到他們孤兒寡母的委實不易,雖有殷勳和夏家時常照拂著,但畢竟也隻是照拂而已。

一時心裏便起了一個想法。當下又問了夏氏一些桓兒的開蒙的情形,得知夏氏已經為他延請了西席開蒙,正準備找適當的武師讓他習武,便思忖著說道,“燕家隻此一個孩子,外麵請的人,畢竟不知底細。已經請好的那位先生,我再遣人去查一查人品家世,至於武藝的教習,還是讓王爺去找,也不用心急,一定要找踏實可靠的。嫂嫂若是放心,便先由我給他打個底子。”

“這……”夏氏有些詫異,“姑奶奶若是肯教,嫂嫂求都求不來呢,可是你如今有了身子,萬一……王爺那裏可就……”

“嫂嫂放心,我自有辦法,我隻是從旁指點,自有別人手把手地教。”玲瓏微微一笑,憐愛地撫摩著孩子細嫩的頭發,“若是能生一個桓兒這般聰明可愛的孩子,我也心滿意足了。”

“姑奶奶真是個有心的。”夏氏說道,心裏亦是酸澀,自己的苦自己知道,眼下也隻有盼著兒子早日出息了,說真的,隻一個兒子,她也不希望兒子和丈夫一樣上戰場,可是燕家一門武勳世家,又豈是能由著她的。

“嫂嫂,桓兒大了要不要從軍,還是以後再定,如今習武隻為強身健體。”玲瓏又說道,目光裏是一派了然,“我不希望他上戰場。”

“這……有姑奶奶這一句,我可就放心了。”夏氏聞言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雖說燕家的旁支也沒啥話語權,但曆來出名將的世家,到了自己兒子這裏棄武從文了,她可沒臉麵對祖宗,如今這話自玲瓏口中說出卻是再好不過,畢竟玲瓏如今貴為齊王妃,夫君又得力,她的話也有分量,在加上宮裏的貴妃,隻要去皇上那裏討個恩典,兒子這一輩子就能安享榮華富貴,再不用去戰場上賣命。這樣想著,對玲瓏愈加感激,眼睛不覺有些泛潮,“桓兒的將來,就全仰仗二姑奶奶了。”

“嫂嫂不要怎麼說,貴妃娘娘也是很惦記桓兒的。”玲瓏說道,“有我們在,桓兒一定能長大成材。”

年節一過,殷劯便又住到齊王府來了。因了玲瓏的話,殷勳對這位原本不熟悉的弟弟對了幾分親近,很多時候還親自指點他的功夫,也有幕僚提醒他,千萬別掉以輕心,宮裏出來的人,可有哪一個簡單的?

殷勳聽了付之一笑,他那麼高傲的一個人,根本不會將這樣一個半大孩子放在心上。加之如今一心隻想讓玲瓏開懷,對別的事情也不甚計較。桓兒的母親夏氏,也是宜妃的嫡親侄女,因了這層關係,殷劯對桓兒也十分喜歡,自覺自願地按照玲瓏的指示給桓兒示範功夫,出乎意料,這樣一來,他本身的進步更加飛速,原來把自己會的東西,再教會別人,這個過程,正好可以真正地融會貫通。

這一日,殷勳下朝回來,剛進內院,便聽煙濤苑裏傳來一陣興致勃勃的話語聲,進了院門,隻見殷劯正在打拳,一旁的桓兒興奮地不住拍手叫好。少年一招一式動作嫻熟,出拳也迅速有力,殷勳看的欣慰,正想上前誇讚幾句,誰知少年收勢之後,看了看地麵,卻露出一臉的失望。

隻見青石板地麵上,有很多股斷掉的香,殷勳一下明白過來,上前安慰垂頭喪氣的少年,“九弟不必氣餒,你這趟拳打得已經很不錯了。”

“五嫂要我盡量不去弄斷這些香,可是我一根都沒保住。”殷劯狠狠跺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