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裏的氣氛十分嚴肅,與會者的表情一個個莊重得像在參加中央政治局會議,空氣凝重得似要結塊往下掉。會議開了將近半個小時,一直是魏銀才在講。現在,他把要講的差不多都講了,接下來是大家發言。
發言,說什麼呢?大家心裏想的和魏銀才講的不在一個層麵上,也就說不到一塊。魏銀才講的是,企業轉製是大勢所趨,要求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轉變以前吃大鍋飯的觀念,要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各項工作。而與會者心裏想的是,以前的企業是集體的企業,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政府和集體手中。隻要認真工作,企業效益好,自己的工作就不會有風險,收入就有保障。即使企業形勢不好了,政府也會出手相救,不至於會失業。如果企業轉製了,就是私營企業了,一旦市場經濟出現了問題,或者經營上出現了問題,政府還會來管嗎?所以,轉製後,前途不明,命運難測。但剛才魏廠長講了,企業轉製是大勢所趨。既然是大勢所趨,自己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隨波逐流?
今天參加會議的對象是正副車間主任、正副科長以上的全體管理人員。廠部領導班子人員聽了魏銀才的講話,心裏各有盤算,但有一種想法大致相同。以前在副職的位置上幹得好好的,企業轉製後,再要想留在副職的位置上,進領導班子參與高層管理,就得進董事會,而進董事會就得參大股,雖然還不知道要參多少股,但肯定要拿出一大筆錢。以前是拿工資的,哪來這麼多錢?如果不參大股,就會麵臨退出領導班子,這就關係到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了。
開始有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但沒人正式發言。
魏銀才知道今天這樣的會議不會有什麼結果,對這他早就有了思想準備,看到大家神情嚴肅,小聲交流,認為已經達到了吹風的目的。他輕輕咳了一下,麵帶微笑,聲音宏亮地說:“看看,大家有什麼想法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說錯了也沒關係。”
想法是有的,但擺不到桌麵上。建議麼,大家對轉製、實現股份製企業這個新生事物還隻是一知半解,哪裏說得出個子醜寅卯?可以說,包括魏銀才本人,也不一定說得清、道得明。他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他看了看坐在左邊的老同學王建偉,故作輕鬆地說:“王副廠長,人家都說你是小諸葛,你帶個頭,說說你的觀點。”
王建偉清了清嗓子說:“魏廠長,要我說麼,這轉製的事,對在座的所有人來說,是大姑娘出嫁——第一次。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對我個人而言,我可以表態,服從上麵的決定,積極配合轉製工作。”
坐在右邊的技術副廠長浦維龍緊跟著王建偉的話說:“對,我同意王副廠長的意見,我也是這個意思。”
兩個副廠長表了態,其他人就也都是這個意見。魏銀才見會議的第一個議程差不多了,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坐得離自己較遠的吳夢卿,直了直身子說:“好吧,既然大家的意見一致,會議第一個議程到此結束。在座的所有人,會後不要對轉製的事瞎議論,要更加認真工作,搞好生產。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準備好參與企業管理,我初步考慮,根據職務和各人的經濟實力,你們都要參股。企業轉製後,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股東老板。所以,企業的命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你們說,不把企業搞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