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2004年的陰曆年底,魏銀才的事業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電子設備公司雖然隻能勉強維持生存,但現代廚房設備公司卻獲得了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豐收年。現代廚房設備公司的年產值和年利潤遠遠超過鎮上其他優秀企業,魏銀才頭上的光環有增無減。在歲末年初的各種活動和會議上,他出足了風頭。什麼“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啊,“市勞動模範”啊,“優秀共產黨員”啊,“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啊等等,就差“三八紅旗手”的光榮稱號沒有授給他。他身上的頭銜也越來越多,什麼“市人大代表”啊,“市工商聯副主席”啊,“鎮人大代表”啊,“鎮商會副會長”啊等等,就差婦聯中沒有他的職位。他的企業也成了全市的“優秀企業”,鎮上的“龍頭企業”。還有什麼“雙文明單位”,“先進黨支部”,“獻愛心先進企業”,“助學支教先進單位”,“支持公益事業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納稅先進企業”,等等,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魏銀才還是一顆璨然的明星,市裏和鎮上的各種大型活動,都會出現他的身影。市電視台的節目中有他的形象,市報上有他的名字。他紅遍了半個市,紅透了一個鎮。一好遮百醜,什麼桃色新聞啊,什麼生活緋聞啊,什麼內部管理上出現裂痕啊,這些都是枝末小節,通通算不了什麼。瑕不掩瑜,這些瑕疵根本影響不了他身上耀眼的光芒。
為了彰顯企業形象,魏銀才專門在自己辦公室的下首原來空著的兩間屋搞了一個榮譽室。榮譽室裏陳列著曆年來獲得的錦旗、獎狀、獎杯、獎章、獎牌和企業的各種榮譽證書。榮譽室布置得金碧輝煌,琳琅滿目。凡稍微上點檔次的客人到訪,魏銀才都要領人家參觀和介紹一番。董事會其他人員也有權領客人參觀榮譽室,甚至下麵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隻要征得董事會領導的同意,也可以領客戶或客人參觀。
2005年的春節剛過,鎮黨委和鎮政府就召集全鎮所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召開了經濟工作的開門紅會議,會議議程中有一個內容,就是全體與會人員參觀現代總公司的榮譽室和現代廚房設備公司的廠容廠貌及生產情況。
魏銀才的先進事跡和現代廚房設備公司的驕人業績上了電視和市報後,又吸引了其他鄉鎮的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前來參觀、考察和學習。弄得公司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把接待和導引工作作為了主要工作,魏銀才盡管隻接待其他鄉鎮的領導或上檔次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但也已經弄得有點招架不住了。兄弟鄉鎮的領導來,都有本鎮領導陪著,魏銀才又是陪同參觀又是請客吃飯,有時還要備上一份禮品。折騰了二個多月,一陣風總算慢慢過去,公司的生產和經營慢慢歸於平靜。
這段時間,王建偉倒是比較空閑,人家來參觀、考察和學習,魏銀才偶爾沒空的時候才安排他接待客人。他主管的電子設備公司這段時間被冷落得無人問津。現在的人喜歡錦上添花,淡漠了雪中送炭,連魏老板也好像淡忘了電子設備公司似的,好長時間不過問了。電子設備公司成了被冷落的孩子。唐澍文的走,王建偉產生了一種孤獨感,現在他更增添了一份失落感。
與王建偉同為分公司總經理的魏躍文就不同了,他這一段時間出足了風頭,隻要有人前來參觀,他就有拋頭露麵的機會。他顯得容光煥發,躊躇滿誌,頭昂得更高了,胸部挺得更出了;兩道緊聯在一起的眉毛仿佛分得變開了;他目中的人變少了,外麵的應酬變多了;他坐辦公室的時間多了,去車間的時間少了。他甚至有時喊王建偉為老王了,不像以前一口一個王總或王經理了。
一天,鎮黨委書記李昆翔和鎮長餘懷德來到魏銀才的辦公室,正好魏躍文也在。看到書記、鎮長光臨,魏躍文點頭又哈腰,又是請坐又是泡茶。汪詩佩跟進來要泡茶也沒有插上手。可李書記好像不領魏躍文的情,沒有正眼看他一下,倒是餘鎮長說了聲謝謝。
坐下後,李書記朝魏銀才說:“魏老板,建偉呢?”好像他今天專門是來看王建偉的。
“李書記,我馬上叫他來。”經李書記一問,魏銀才發覺最近一段時間把這個老同學、工作上的老搭檔給淡忘了。他沒有叫汪詩佩打電話,而是親自給他打。
一會兒王建偉來了,他先在外間問清是誰來了。魏銀才打電話隻是告訴他有上級領導要見他。當得知是李書記和餘鎮長來了,他振作了一下精神,把笑容掛在臉上,敲門進去。
“李書記,餘鎮長,你們好!”王建偉快步向李書記他們走去。
“建偉,這一段時間怎麼連你的身影也看不見了?你是電子設備公司的功臣,你怎麼開始隱姓埋名了?”李書記站起來與王建偉握手。李書記站起來,其他人也跟著站了起來。
王建偉與餘鎮長握過手後朝李書記笑著說:“李書記,你們當領導的忙,我怎麼好來打擾你們呢?我倒希望你們常來關心關心我們的企業。”
“建偉,我們坐下說話。”李書記坐下後朝魏銀才說:“魏總,你們公司搞得不錯,成了全鎮乃至全市的典型。不過,也不能驕傲。你們不但要把新企業搞好,而且還要把老企業辦得更好。電子設備公司可是我們鎮以前的龍頭企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