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兒,也不知怎麼的,明明早起出去時還好好的,這一回來,先是外頭劉嬤嬤一改早間的神色雖淡、好歹對老十還算周到的態度,急巴巴迎了上來,卻渾似全沒老十這個人一般,隻顧拉著老九噓寒問暖,還說些兒諸如“姑娘也不帶個人、也不說清去哪兒,一去又這麼晚,太太不放心,想命老奴去尋您都尋不著,也不知道心裏多著急——姑娘雖能幹,可到底是女兒家,如果被人哄了吃了什麼虧可怎麼好?”之類,意有所指的話,老十眨巴著杏眼望天,有很晚嗎?今兒因老九接連騎了十幾天馬無聊,自家那個莊子又確實太小沒什麼好逛的、別處又都不想去——說來這大青也真是的,連個琉璃廠啊天橋啊的都沒有,老九幹脆就說回夏家吃晚飯,老十也覺得行吧,混一回夏家的私房菜也不錯,可誰知剛一進門,就莫名吃了好一頓排頭,且聽那嬤嬤的意思,竟是連丈母娘(未來式)也不滿了?
老十真是滿頭霧水不明所以,隻好拿眼看老九,可老九也想不明白,開頭聽著還像是嗔怒自己這些日子早出晚歸的,可接下來什麼被人哄啊吃虧啊,讓老九真是又糊塗又好笑——爺會給人哄了?爺會吃人的虧?爺不哄人不讓人吃虧就不錯了,這太太整日裏都在想些什麼啊?還有這嬤嬤也是,也不想想,就老十這呆子,能哄得了爺?不說勸著太太,爺難得讓老十來府裏頭用回飯,還一進門就給人臉色的,真是……
若非劉嬤嬤到底和別個不同,老九直接一鞭子過去讓她閉嘴的心都有了——爺的弟弟,爺打小兒護到這麼大的弟弟,豈是給人慢待的?別說數落的盡是些無稽之談,哪怕是真事,那也是爺樂意的,輪不到誰來多嘴!
就是劉嬤嬤,九爺沒直接揮鞭子踹人,那臉色也不怎麼好看,淡淡一句:“爺今兒要和老十喝兩鍾,嬤嬤下去準備著吧!”就把劉嬤嬤打發了。
劉嬤嬤初時還有點猶豫,又想著萬事有太太,自己一個奴婢,就是姑娘的奶嬤嬤,剛剛那一通確實過了,也就連老九是否適合和一個外男喝兩鍾的事兒也不拿出來討論了,對老九福了福身退下,去廚房前自然也沒忘了讓人先去知會夏太太一聲,也好讓她有點準備,順便回了那喝兩鍾的事兒。
老九看著劉嬤嬤雖住嘴下去,卻依然故意將老十晾在一邊,臉色越發沉了下來。倒是老十不以為忤,反正這老嬤嬤雖主意大了點,對老九卻是忠心的,雖不知道誤會了什麼,但回頭丈母娘那兒澄清了,老九再敲打敲打這個奴才,讓她日後少自作聰明就是,也不算什麼。到底兩人不比之前天潢貴胄的,在這兒根基又還淺著,身邊忠心耿耿的奴才有限,就是有些毛病,隻要忠心可取,花點功夫調教還是值的,也且不必大動幹戈。
老十都想到了,老九自然也不會想不到,他隻是惱怒自家奴才竟敢給老十臉色看罷了 ,須知就是當日晉親王嫡福晉,略怠慢了老十,也要給老九一頓排喧的,劉嬤嬤再有分量,也還是奴才呢!當著老九的麵就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無禮,怎由得老九不生氣?
平日裏絮絮叨叨管束他自個兒倒無所謂,可老十……那就是九爺的雷區啊!宜妃逗九包子都不敢說老十不好的——九包子打小兒口齒伶俐,還不會走路就已經能清晰地給他皇阿瑪請安,罵起老十來也往往能出新詞兒,可他自個兒罵也罷了,其他人,包括宜妃,甚至溫僖貴妃,那是誰也不許說老十一句不是,否則一個三頭身包子一邊吸溜口水一邊和你講道理論證另一隻白胖包子的本質什麼的,一時半會子的很可愛很新鮮,但如果那包子忒有恒心忒執著的,除了吃奶睡覺玩老十或者被老十玩之外,其他時候半眼不錯地纏著你,也不管你是要到慈寧宮伺候婆婆還是要在自己宮裏伺候夫君……總之宜妃是服了,溫僖貴妃更是笑癱了,就是康熙,見識過兩回宜妃給九包子纏得抓狂的樣子,笑過之後,就是後來對兒子最凶殘的時候,也是寧可拿老十的過錯罰老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