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朝會!
也就是日後影視劇裏常看到的上朝畫麵,實際上不是每日進行的,而是每隔五天進行一次,並且曆朝曆代都不太一樣。
除了朝會之外還有一個大朝會,不過這種朝會一般一年隻有一次,平時並不舉行,那個自然是另當別論。
當然,所謂的朝會,與其說是官員和皇帝處理政務的會議,不如說是朝堂各方勢力的博弈場合更為貼切,因為曆朝曆代以來,朝堂各方勢力都會在朝會上攻訐政敵,這幾乎是屢見不鮮的常態。
當朝自然也不會例外,隻不過從前是十常侍跟大將軍府之間的博弈,現在成了各路朝臣和董卓的對峙。
可李肅王八蛋昨天著實把袁隗坑的死去活來,甚至差點出不了尚書台,於是今日的朝會突然畫風突變。
先是沒上朝前,聽說袁隗袁太傅昨兒個差點氣的中風,今日臥床不起,各路官員那是拍手稱快,就差大聲叫好了。
到了上朝的後,更是一個個瘋了一樣,居然統一跟袁太傅一係的人過不去,各種彈劾之言漫天飛。
昨日差點被誣陷為幕後主謀的王允最凶,就像是跟袁隗有什麼殺父之仇似的,在朝會上那是唾沫橫飛,挨個地把袁隗一係的噴了個遍。
此舉無異於在朝堂上投入了一顆深水炸彈,直接就把這場朝會給炸的亂七八糟。
早就已經知道會遭遇政敵攻擊的袁隗一係人馬自然也不甘示弱,以袁基為首的袁家一係官員同樣展開了猛烈反擊。
兩邊那是各抖黑料,你來我往的好不熱鬧。
“周尚書,若是老夫沒記錯,前陣子弘農郡調來今年的稅賦數目好像對不上吧!”
“哼,王大人,弘農雖距離洛陽較近,但是最近陰雨綿綿,路上有所損失也是在所難免的,倒是王大人,入主尚書台多日,而尚書台事無不總,身為尚書令,居然對刑獄之事不聞不問,將來若是鬧出冤假錯案,王大人恐怕難辭其咎吧!”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鬥得不亦樂乎,跟往日你好我也好的畫麵形成了強烈對比。
如此有趣的事,不光小皇帝劉協聽得滿臉懵逼,連董卓都聽得嘖嘖稱奇。
乖乖!
不聽不知道,知道嚇一跳,這兩邊各抖黑料,那是真的有料,比如誰誰中飽私囊,又比如誰誰辦事不利等等,各種事件全爆了出來。
王允唾沫橫飛!
袁基不甘示弱!
兩邊簡直是水火不容,不死不休啊!
厲害了,我的哥!
作為一方軍閥,董卓首次產生了原來老子居然還是個好人的錯覺,這你敢信?
李肅幾日前才剛拜軍師中郎將,初次得到上朝資格,這會兒正站在董卓後邊靠後的位置,聽得十分開心,心裏暗道這才是朝會啊。
以前那種不溫不火,世族大臣們鐵板一塊,結黨營私(千萬別以為漢末大臣的道德水準有多高),表麵上奉承董卓,背地裏卻不停地使陰招的,那叫什麼朝會。
分明是董卓的批鬥會嗎!
現在這個好啊!
袁家跟各路大臣就差打起來,哪怕還沒打死人,但是看著過癮不是。
真是不枉老子廢了這麼大心思坑了袁家,幫著樹立了一票死敵。
如果可以,李肅真想上前給王允和袁基二人遞兩把刀子。
可想想血濺朝堂的後果,某人還是悻悻地罷休。
兩邊又吵了半天,愣是把好好的朝會變成了菜市場。
得!董相國一看,今兒個時辰好像差不多了,要是再吵下去,啥事也甭幹了,於是果斷站了出來。
“咳咳咳,各位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朝堂之上吵吵嚷嚷也不怕陛下笑話嗎!”
董卓說著笑嘻嘻朝諸位朝臣掃了一眼。
哼!讓董卓這麼一說,各路朝臣才悄悄冷哼一聲,捏著鼻子回到各自隊伍,但是從他們的眼神不難看出,這事兒還沒結束。
挑釁的眼神分明是在說你丫的等著。
小皇帝劉協坐在王座上,正看得津津有味,不想董卓突然跳出來,打破了這場別具一格的好戲,頓時情不自禁地開口道。
“額,相國大人,這就說完了嗎?”
聽了小皇帝的疑惑,董卓微微一笑:“啟奏陛下,關於各位大人說的事是否屬實,老說微臣也不知道,暫時不好判斷,若是各位大人有意,陛下不妨著令徹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