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管不了那麼多了,他現在滿腦子就隻有那麼一個想法——誰說他娶不到媳婦兒?很快的,他也要有媳婦了!
脫去了夏日的炎熱,走向秋日的沁涼和感受到一點蕭瑟意味,孫家飯館的名號逐漸傳了開來,隻不過現在還是用擺攤子的方式,每日早起出門擺攤,到了中午就收攤回來,即使隻做這半天的生意,還是讓阮齡娥等一幹人天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難得休息的他們在今兒個全員都沒出去擺攤,而是將自己收拾幹淨,拿著必要的東西,準備往風俊祈的府上去。
說來也是巧合,之前風俊祈本是想和孫紹鑫炫耀一下自己率先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才讓人去買了阮齡娥攤子上的那些餃子麵條,後來一試成為主顧,在阮齡娥餃子又換了幾種口味時,他都異常忠實的去買回府裏嚐鮮。
要說風俊祈其實也是一個挑嘴的,畢竟從小吃遍山珍海味,隻差龍肝鳳膽沒吃過,要不然什麼鮑魚燕窩可都是吃得膩了的人,本隻是為了照顧下兄弟的媳婦兒弄的生意,卻沒想到一吃就上癮,幾天沒去買個幾屜來嚐嚐就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風俊祈讓自己的小廝天天去同一家攤子買東西的事很快就讓府裏的人知道,幾個主子上至風府老爺子,下至風俊祈父親的侍妾也紛紛讓人去買來嚐嚐,誰知道隻這麼一試,讓他們驚諾不已不說,也像風俊祈一樣,不時就讓自己身邊的丫鬟或小廝去買來,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有身分的人也都知道了這家打著孫家飯館招牌的小攤子。
連風府的主子們都經常打發人去買來嚐嚐了,那味道還能差嗎?!
不說別的,那風府上一代的風家家主可是都城的郡守,掌管國都的大小事,就是目前的家主,也就是風俊祈的父親,雖然隻是郡丞手下的一個事務官,管著行政事務中的考學之物,但名義上的門生無數,不知多少郡縣的大小官員進了都城、上了風府,都要喊風老爺一聲恩師。
且風家所娶的女子皆沒有平頭百姓出生,不是世家大族之女,就是皇親國戚千金,如此傳延了幾代,隻要懂一點這風家家底的人,無人不知這是一個有權又有背景的世家。
又恰巧這陣子正是各府舉辦賞花宴或是詩會的時候,腦子動得快的公子小姐們就送上了帖子,請他們來府上做點心席麵,也間接讓孫家飯館打出了更響亮的名號。
二十三
--------------------------------------------------------------------------------
這一日,他們接了風家的帖子,要上門要替風俊祈的妹子召開的詩會準備一桌的點心席麵,餃子什麼的自是不能少,隻是還有多加了其幾樣點心和小菜,也算是為過不久就即將重新開張的孫家飯館打打名氣。
一進了府,由一個看起來幹幹瘦瘦的婦人領著他們,那婦人看起來像是做慣粗活的婆子,一路上安安靜靜的,不太說話,就在前頭領路,隻是偶爾眼神會掃過同樣走在後頭的孫紹鑫。
不過一群人並不以為意,隻想著孫紹鑫以前大概都是跟著風俊祈走前頭去的,這婦人可能疑惑他怎麼不走前頭,反而走這直接往廚房去的後鬥小路,也就沒有多間,因而忽略了那婦人垂下眼後的一抹深思和算計。
阮齡娥一行人被領到了小廚房裏,裏頭雞鴨魚肉、各種調味料幾乎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