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爰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1 / 3)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愛國主義一直是動員和鼓舞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一麵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曆史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曆史時期,青年大學生要成為堅定的愛國者,就應當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堅持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自覺陶冶愛國之情,激發愛國之誌,以自己的建國之才,化作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愛國主義是一種古已有之的優良傳統,它一直是中華民族巨大凝聚力的象征,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愛國主義雖然是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但它卻是連續不斷的傳統,每個時代都為這一傳統注人新的內容,使之曆久彌新。作為曆史上形成的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和激勵人們奮發圖強的思想力量的愛國主義傳統,今天我們仍需要加以繼承和發揚。

一、愛國主義的內涵

什麼是愛國主義?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是將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調整個人與國家、民族關係的道德規範,是一種重大的政治原則,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1.愛故土、愛人民和愛國家的統一

愛國主義就其最一般的意義來講,正如列寧所說:“愛國主義是由於千百年來各自的祖國彼此隔離而形成的一種深厚的感情。”(1)可見,愛國主義最基本的內容是對祖國的熱愛。在漢語裏,“祖國”一詞的詞義最初意指“祖先的國度”,是列祖列宗們的共同生活區域,也就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父母之邦”。在英語裏,“motherland”或“fatherland”表示祖國,也含有“父母之邦”的意思。現代意義上的“祖國”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廣,包括了現代“國家”概念的基本內容。現代意義上的祖國至少包含自然要素、社會要素和政治要素三個要素,是一個集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曆史於一體的綜合概念。愛國主義所忠誠、熱愛、報效的祖國是國土、國民和國家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因此,愛國主義必然以愛故土、愛人民和愛國家為最基本的內容。

熱愛故土山河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祖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她首先就是我們腳下這塊世代生息、繁衍的廣袤土地,就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家園,我們對祖國的愛就源於對這片哺育自己的土地的最樸素而真摯的愛。無論是遠離故鄉的遊子,還是遠涉重洋的僑胞,都對故鄉、故土有著深深的愛戀,他們常常隨身珍藏著一瓶家鄉的水,或者一捧故鄉的土,表達對故鄉、對祖國的思念和熱愛。

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壯麗的山河,秀麗的風景,豐富的物產和不勝枚舉的人文景觀,自古就引來無數文人墨客和愛國者的讚美。他們或用最美好的語言、詩句,或用最動聽的樂曲,或用丹青畫筆,謳歌和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熱愛各族人民是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我們的祖國之所以可愛,不僅因為她擁有遼闊的土地、壯麗的河山、豐富的物產,更因為她擁有世世代代生息在這片美麗的國土上勤勞、勇敢、善良、智慧的億萬各族人民。古語“民為邦本”說得好,沒有人民的土地,無論怎樣富饒美麗,也不過是一塊未開墾的原始的蠻荒之地。各族人民是偉大祖國的根本所在,是偉大祖國的創造者,祖國和人民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熱愛祖國各族人民是愛國主義的集中表現。正是有了人民的辛勤勞動,有了各族人民世代的努力,才使祖國成為一個富有實際內容和生命力的有機體。沒有人民的祖國是不存在的,離開人民談愛國是不切實際、毫無意義的。

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愛國主義的必然政治要求。在階級社會,祖國與國家是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概念。“祖國”的內涵中更突出民族性和自然屬性,而“國家”的內涵中則強調政治性和階級屬性。所以,從概念上我們不能把祖國和國家完全混同,不能誤以為愛國家就是愛祖國的全部內容,而忽視對故土和人民的熱愛。同樣,祖國在每一個曆史時期又是具體的。國家離不開國土和國民,國土和國民又隸屬於一定的國家。國家是分裂還是統一,是興盛還是衰敗,都與國土完整與否、與國民的命運休戚相關。所以,愛國家是愛國主義不可缺少的重要政治內容。

但是,國家的政治性和階級屬性使我們不能不管國家的階級性質和進步與否,盲目地愛任何性質的任何國家。事實上,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國家裏,愛祖國和愛國家是分離的、對立的,愛祖國主要是愛自己的民族、國土和人民,而愛國家則意味著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階級工具。隻有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愛祖國和愛國家才是統一的。

2.從愛國情感到愛國覺悟、愛國行為的升華

馬克思主義認為,愛國主義是人們忠誠、熱愛、報效祖國的一種集情感、思想和意誌於一體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在人類社會曆史進程中形成、發展和鞏固起來的一種團結凝聚國家和民族、推動曆史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調節個人與民族關係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價值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