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能做的,就是止住新莽時倒退的步伐,趕在死之前,努力在這黑暗的螺旋階梯上,多往前走幾步,讓後來者距離光明,稍稍更近些。”
“如此,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你看,有天災、地殃、人禍這三大敵人,就算沒了秀兒做敵手,他,還會寂寞麼?
想到這,第五倫一下子開心起來,仰天笑道:“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接著,第五倫忽然將手中的那枚九穗玉玦,猛地一擲,任其落入朝天門下的渾濁長江中,隨波東流去。
不是扔給下遊的劉秀。
而是扔向如時間般流動的江水,逝者如斯夫,想扔向他所來的地方,拋給兩千年後的某個人?
武德十二年(公元36年)端午這天,一向不喜歡抄詩的第五倫,卻忽然興致大發,“作”辭數闕,令人勒於朝天門江石之上。
辭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先賢以流水比擬時間,那是否能假設,當時間之流遭遇到某些變量時,還能維持之前的航道麼?比如一隻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小蝴蝶,撲騰著翅膀,爆發巨大的能量,改變無數人的命運,斬斷過去的曆史,其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時間之流轟然決口,甚至於改道,奔湧向全新的未知方向!
但舊的河流仍未消失,仍在平行時空中,沿著故道繼續流淌,仿若一切改變都未發生……
亦或是,在不起眼的角落,也多了個一隻小小的“蝴蝶”。
這是我們的時代,公元2021年,共和國第七十二載。
西南某座三線城市,城中村的狹窄出租屋裏,一個頭發半禿的中年男子,正一絲不苟地跪坐在矮桌前,一對小眼睛,津津有味地看著舊電腦中的電視劇,正是老版三國演義。
當“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的片尾曲響起,字幕浮現時,他才長唏噓了一口氣,搖頭晃腦,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餘觀三國之中,唯曹孟德,不愧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後世常以‘操莽’並論,雖乃時人誤會吾等一片救世真心,但也宜哉!”
他摸向努力蓄起的胡須,笑道:“此子類予!”
但手指撚住最長那根的胡子,又陷入了沉思:“且慢,按理說,予在前代,而曹操在後,或許叫‘莽操’更合適?”
接著又搖頭評價道:“劉備雖也是人才,雄姿傑出,但卻為姓氏所限,不知漢德早在前漢哀帝時已盡,否則也不會有予取而代之事,可惜。”
等看完最後一集,他更是怒氣衝衝地罵起司馬懿來。
“司馬仲達,汝家壞了予所發揚光大的禪讓名聲!”
但他討厭司馬家,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太像了……
“鷹視狼顧,蓄謀害主之輩,與那第五倫,似極!”
城中村的出租屋不隔音,他在這激動的大呼小叫,已然吵到了一起住的同行,有人隔著牆開始猛捶:“tmd,王莽,還不睡覺,明天不用搬磚了?”
他這才稍稍收斂,隻是嘴裏仍嘟囔著“這要在大新,誰敢如此對予說話”雲雲……
同住的都知道,這是個古怪的家夥,自從2017年遭遇一場車禍住院昏迷幾天後,就性情大變,醒來後親爹親媽也不認得,還說著眾人聽不懂的話,滿嘴的之乎者也。
後來漸漸能交流了,親戚、朋友問他叫什麼時,他總傲然自稱:“王莽,王巨君!”
正經人誰看曆史?自然不知道這誰,加上他行為乖戾,像一個從大山裏來的人,對城市生活一無所知,在醫院裏鬧了好些笑話,諸如護士打針,寒芒紮進肉裏時驚呼“救駕”之類,簡直不勝枚舉。
於是高情商的親戚朋友說:“大概是撞失憶了。”低情商的則言:“可惜好好一個小夥子,怎麼就傻了?”
自稱“王莽”的男子也委屈著呢,他隻記得,自己當初在常安未央宮蒼龍闕上,與第五倫說完話,就被魏兵推上斷頭台,坦然赴死……
可就在他氣絕的時候,一切仿佛停止了,但又似乎沒有停止,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
最先響起的是心跳聲,自己的心跳,撲通撲通,仿佛沉睡已久的生命在努力複蘇。
然而是湧入耳朵的雜音,周遭盡是他聽不懂的語言,以及怪異聲音滴答作響,鼻腔裏還嗅到了說不出的刺激氣味,後來王莽知道,那是心電儀之類的機器,自己則身處醫院。
等他漸漸恢複意識時,發現自己並不在東闕之上、斷頭台下,而是平躺在病床上,頭頂則是刺目的光源,一枚巨亮無比的“蠟燭”,散發著仿若太陽的光。
後來王莽知道,這玩意叫電燈。
現代的一切事物,哪怕是最常見的玻璃瓶、藥品、病床、門窗,甚至是一雙拖鞋,都讓他看得無比新鮮。但對王莽刺激最大的,還是被人攙扶著上廁所,在玻璃鏡中,窺見自己相貌的那一刻……
鏡子裏的男子,王莽全然不認識,他一夜之間變成了另一個人,還年輕了好幾十歲……
那一瞬間,王莽想起了桓譚大夫曾經和人辯論的話題:形神燭火之喻。
劉歆的侄兒劉伯師說:“精神居於形體之中,就像火焰在蠟燭上燃燒。蠟燭燃盡,火亦不能獨行於虛空。”
而桓譚則說:“然也,蠟炬之灰燼,猶人之衰老,齒墮發白,肌肉枯槁。到這時,精神再不能為血氣滋潤,等到身體氣絕而亡,精神也如火燭之俱盡,徹底消失。”
但劉伯師,又提出了一種可能。
“燈燒幹了,可以加膏油續上,燭點盡了,可以再換一支,隻要傳火不停,焰亦不滅。那麼人將死之時,精神能不能也換一個身體,繼續長存呢?”
二人的爭論沒有結果,但傳到王莽耳中時,他傾向於後者……
如今看來,桓譚錯了,而劉伯師對了?
他顧不上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隨著身體康複出院後,現代世界更大的刺激,還在等著王莽:林立的百層巨樓,立交橋上穿行的汽車,頭頂小小天空中掠過的飛機,還有五光十色的霓虹,對來自古典時代的王莽而言,萬事萬物,皆為他想象難以企及的神器!
這個世界怎麼了?予怎麼了?王莽頭暈目眩,根本適應不了,最後被他的“父母”帶回家靜養了足足半年。他自閉了,足不出戶,吃了睡睡了吃,目光也日漸呆滯下去,他寧可回到斷頭台前,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
父母想了無數辦法,王莽都無動於衷,直到某天,一個“初中同學”來看他,當聽說他自稱“王莽”時,同學哈哈大笑。
“兄弟,網絡看多了吧。”
“還王莽?怎麼,寧也是穿越者?位麵之子劉秀呢,跟你一起來了?”
“穿越者”,這是王莽頭一次知道這個詞,他仿佛找到了破解自己來到這時代謎題的希望,拚命發問,等搞清楚其中含義後,王莽更迷糊了。
“什麼,予的大新亡了?”
不不,關鍵在於,按照同學的說法,滅亡新朝的人,不是第五倫,而是劉秀——這同學的曆史知識,大概也是裏學的。
王莽知道兩個劉秀,一個是背叛他的昔日至交劉歆,另一個則是在昆陽大敗王邑的綠林將領,後來的“吳王秀”,對了,第五倫好像對吳王秀也頗為重視,還曾在王莽麵前強調過。
但據同學所說,那劉秀後來建立了東漢,再往後則是三國。
“我對三國可熟了!”同學給他興奮地推進了好幾本三國。
半吊子曆史知識的同學無法解答王莽的疑惑,他也暫時沒工夫去“解密”了,因為他得活下去。
他所在的,是一個普通人家,為了讓他康複,幾乎傾家蕩產,還外借了債,後來“父親”又生了病,不能再務工,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莽總不能一直啃老,也隻能試著出去打工,他對現代生活一無所知,隻能從最基本的體力勞動做起,俗稱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