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賺錢,晚上睡覺之前想得是今天收支是否平衡。
汽車租賃免不了的維修、保養、保險,各種各樣的費用,就算沒有訂單每天還是有這些固定開支,剛歡呼雀躍以為會一帆風順的公司,如同大海上的一葉扁舟,隨時會被風浪掀翻、淹沒。固定資產做依靠、固定客源、廣袤關係源,才能在行業內站穩腳,而對於林覺他們來說,這些都是他們缺少的,有限資源束縛他們的動作,隻能墨守成規。
然而這時候陳寬不知道從哪裏聽來風聲,說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即將實行單雙號限行。廖莫莫和林覺最初對這個消息抱有懷疑態度,就算是真的,真的實行起來不知道會是哪年的事情,奈何陳寬說得太真實,“你們信我一次,這是鐵定事實,不會害你們的。”
林覺把前段時間賺得費用,全部投入到新車購買、上牌中,從中高檔轎車到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的小型轎車,租賃汽車數量增加。是未雨綢繆還是多餘工,是成功還是失敗,隻在這一次。
半個月後,果真如陳寬所說的,一係列政策出台,單雙號限行,在大多數車主叫苦不堪的時候,而汽車租賃卻迎來新春天。在單雙號車子均租賃出去,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畫麵。
廖莫莫開始忙碌的生活,每天淩晨才回家,早上五六點就匆匆趕去,有時候甚至在公司熬夜,卻是從未有過的興奮,連走路都恨不得跑起來,原來投入熱情去做一件事情是這麼情緒高漲。
姚應森來過幾次,第一次是拿著宣傳單找來,在公司看到林覺的時候,姚應森的臉色可以用五光十色來形容,廖莫莫當時忙得不可開交,沒有閑暇應付他,問他什麼事情,姚應森卻不說話,在公司坐了一個下午,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廖莫莫覺得他真是怪人,有什麼事情不能給她打電話,偏要在這裏坐著等。陳寬已經畢業,對家裏麵打著要獨立自強的旗號,卻在林覺的公司騙吃騙喝,並不時撩撥廖莫莫幾句。廖莫莫向來不放在心上,心裏對陳寬是感激的,如果沒有陳寬,就不會有現在的小小成就。
在麵對公司進一步發展方向的決策上,廖莫莫性格裏麵的守舊傳統開始作祟,主張以穩求勝,偏偏林覺似乎是被勝利急紅眼睛的鬥牛,把錢投進去又買了幾輛車,認為錢滾錢才是王道。不知道是不是林家運氣太好,這時候又出台了車牌搖號規則,限製購買車輛數目,有些人買到車卻上不到牌子,在需要用車的時候,投入少快捷方便的汽車租賃不失一個好選擇。
這時候的廣告投入不僅僅局限於網絡與宣傳單的廣告效應,公交車站牌、公交車、地鐵等移動傳媒、電梯廣告等都成為不錯的選擇。按林覺的話來說就是廣麵撒網,不在乎這些廣告費投入。
林覺這段時間心情特別好,看著別人笑得比往常更多,廖莫莫卻覺得生疏,這個還是那個笑得善意帶著點靦腆的大男孩嗎,不是,他現在是林老板、林總,一旦加上這些冷冰冰的頭銜,關係就生疏冷淡下來。
陳寬不止一次在私底下對廖莫莫吐槽,“林覺鑽進死胡同,滾雪球一樣的,隻知道往前滾變大,卻不知道怎麼控製速度。他現在隻想著做事業,人寡情起來人心就散了,不再是兄弟,是上下屬。他胃口太大,想要的太多了。”
廖莫莫點點頭認同陳寬的話,卻習慣性維護林覺,“這說明他想要做得更好,有上進心總是好事,難得有些喜慶事情,他高興些也是應該的,等過了新鮮勁就好了。”
陳寬聳聳肩,“我可不是這麼認為,功成名就之後多少卸磨殺驢的,隻見過一起打江山的,你見過一起坐擁江山的不成。”這些廖莫莫倒不擔心,最初說好,她的錢投入算入股,如果林覺真那麼做,廖莫莫沒那些雄心壯誌不看重這些,她圖得就是份心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