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直到看到坐在一邊的熙和。他整個人一陣,小腹異常的酸痛,記憶漸漸清晰。
這是熙寧十二年,是啦,那個道士沒有騙朕,朕真的回到十多年前了……
10第10章
十八年前,這是十八年前……
小皇帝露出一個苦笑,是了,這會兒應該熙寧十二年,朕沒了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酸痛的腹部,發燙的體溫,奶媽這樣的姿勢,無一都在提醒他,他回到了十八年前。
孫氏小心的把他放在床上,溫柔的撩開他的劉海,摸著他的額頭:“皇上要用點克食嗎?你都睡了好些日子了,身上感覺怎麼樣?”
“……朕……”小皇帝吃力的扯動了嘴角,回答,“朕想喝水……”
顧德安沒等孫氏動手就倒了一杯茶,熙和接過茶杯,走到了龍床邊。不過是幾天沒見小皇帝,他竟然瘦了這麼多。熙和有些吃驚的看著小皇帝露在外麵的手腕,上麵隱約有著外凸的青筋。
“讓本宮來。”熙和坐到床邊,揮退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孫氏,把小皇帝半摟在懷裏,喂他喝了點水。
小皇帝安靜乖順的喝了一口,他整個人渾身乏力,軟軟地靠在熙和的懷裏。每一次都是這樣,小皇帝還在被子裏的手摸上了小腹。為什麼會喜歡上柳熙和這樣的人呢,小皇帝曾經無數次問過自己,卻始終無解。而現在,重活一次的他看著熙和的側臉,突然就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喜歡上他了。
深宮寂寞。
隻是因為深宮寂寞,所以他才會喜歡上這個偶爾會對自己表現出關心的男人。
“還要嗎?”杯子裏的水不多,小皇帝隻喝了一口就沒了。熙和的傷並沒有好,久坐讓他不適,看著小皇帝搖了搖頭,也就順勢將人放在床上。
小皇帝望著熙和的背影,突然就心痛難言,多少年了,他就一直看著這個背影等著他偶爾回個頭看自己一眼,日子久了就分不清是真的愛著他還是渴望他來緩解自己的寂寞。不知過了多久,小皇帝終於還是撐不住又昏睡了過去。
小皇帝剛睡下沒多久,孫氏就被熙和打發了。他看不慣孫氏那副護犢子的模樣,就命顧德安把她遣出宮了。
孫氏自然不肯,幾欲哭鬧,但看著小皇帝安靜的睡顏還是被人拖了出去。
顧德安見熙和沒有要回坤羽宮的意思,就伺候著他斜靠在軟榻上,免得碰了傷口。熙和一開始還翻了翻小皇帝的幾本話本,過來竟也覺得困乏了,索性就在軟榻上歇息起來。
約摸半個時辰之後,簾子外麵傳來吳太醫的聲音:“微臣吳國安奉攝政王旨診視聖疾。”聲音自然是不大,不過聽著倒覺得來人中氣十足。
顧德安見熙和睜開眼睛,躬著腰湊過去:“主子,吳太醫來了。”
“讓他進來吧。”熙和提了提神,坐起來。跟了他沒幾日的李思行跪在地上給他穿好了鞋才扶著他坐到一邊墊了墊子的椅子上。顧德安這才掀開簾子,迎著吳國安進內室。
“皇上高熱不退,約摸是犯了點風寒,你過會兒開一劑方子疏散疏散。”熙和端著茶杯,略帶幾分隨意的說著。
吳國安還保持著跪著請安的姿勢,抬頭注視了一下熙和,有些為難的說道:“微臣鬥膽請號皇上聖脈,不然,斷斷不敢行方。”
熙和聽他這麼說,心裏不快,眯起眼睛喝了口茶,說道:“罷了,既然你堅持就號吧。”
吳國安膝行至小皇帝龍床之前,從藥箱裏拿出一個黃袱小枕。顧德安把小皇帝在被子裏的左手拿了出來。
吳國安閉上眼睛先叩了左腕,又睜眼說是要請過右脈。顧德安朝熙和看了一眼,熙和點了點頭,倒要看看這吳太醫搞什麼名頭。
吳太醫心裏納悶,小皇帝這脈象奇怪啊。他又摸過片刻,才跪著退下,對著熙和伏地叩頭道:“據臣拙見,皇上此症並非風寒所致,實乃小產後氣虛血虧所致。”
“是嗎?”熙和有些不信,但也並沒有繼續追問,隨手吩咐他下去行方。
這吳太醫一出昭和宮就小跑著出了宮門,小皇帝的脈象可不是什麼他剛才隨口胡謅的。他記得自己那個老而不死變成賊的道士師傅曾經給他講過這樣的脈象,隻是他那時年少氣盛,如此怪力亂神之事如何會信。卻不想在那老道士離開三十年後,在小皇帝身上摸到了。
這樣的事,他如何敢和別人說。自己年紀也大了,過些日子就上折子乞屍骸吧,也是到享福的年紀了。
小皇帝一覺睡得沉直至酉時太陽落山的時候才醒了過來,他看著垂著頭打瞌睡的幾個太監宮女沒說什麼話,朝裏蜷起身子,閉目眼神起來。
現在是熙寧十二年的臘月,過了年就是熙寧十三年了,等開了春就要科舉了。小皇帝還記得熙寧十三年的探花是蕭素清,熙和心心念念的人。他那首“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陸遊的詩)的詩,自己還極喜歡。
當然這都是小節,他之所以對熙寧十三年念念不忘最關鍵的是那一年發生了一件舉國震驚的答案,攝政王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