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張若穀和熙和坐鎮宜州,令關青付天翔揮師北上。之所以這麼著急,是有原因的。安王並非無智之者,蒼族求和的消息傳出之後,他就開始猛攻京城。蕭素清再怎麼厲害也是人,麵對安王近乎自殺式一般的進攻也有些無能為力。短短七天,就通過內密司送出十道求救信,京城被破近在眼前。小皇帝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果斷下令宜州軍北上。

出兵這一天天氣還算不錯,喝過送行酒辭別小皇帝之後關青就帶著付天翔策馬而去。

淮水之上大大小小幾千艘軍船順流而下,遠遠望去竟看不出江麵。小皇帝因為身體的原因並沒有多送,隻拿著手爐裹著厚厚的狐皮披風站在宜州城內最高的塔樓上遠遠目送軍隊遠去,他的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打了勝戰就要分配戰功和封賞有功之臣。依照先帝時期的規矩,這個封賞自然是指藩地的大小。但是重來一次的小皇帝清楚的知道藩地的危害。先帝初登基,為了穩定人心大肆分封他的那些個兄弟,當然為了防止他那幾個兄弟犯上作亂,先帝以委派心腹統帥的方式奪走了藩王的兵權,也算是變相給跟隨自己打天下的武將封地。但自從先帝駕崩,攝政王一手遮天起,就有不少藩王被他陸陸續續的以各種方式拘在京城。礙於攝政王的強權,藩地雖然有過幾次反彈卻也沒起什麼波瀾。但今時不同往日,小皇帝削藩是勢在必行的。這封賞就要改別的了,隻是到時候下麵是否反彈就不知道了……

這些還不是最讓小皇帝頭疼的----最讓他頭疼的人是熙和。如果熙和隻是深宮裏的一個帝後,那麼小皇帝有的是辦法讓他無聲無息的消失。隻是,當初他一個心軟,讓柳熙和出了宮,如今更是手握翼州黃洲滸河三城兵馬。如何從柳熙和手上奪回這三座城?打?經過蒼族入侵,樂王安王造反的朝廷還能再打一次嗎?國庫的情況雖比先帝年間稍有好轉,但也支撐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戰爭了。柳熙和啊,柳熙和,莫非你真是朕的克星不成?這樣想著,小皇帝歎了口氣。遠處江麵上的軍船越來越小,小皇帝攏了攏袖子將手爐抱緊之後吩咐伺候的人往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小皇帝一言不發,歪著身子坐在轎子裏。他的身子表麵上看上去是好了,但根本卻是傷了。不過是這麼一小段時間,他就有些吃不住。

然而某些人似乎真的是他命中注定的克星,小皇帝還沒來得及回到關青的府邸,就被內密司的人攔住了。

柳熙和不見了!

他逃了!

小皇帝的轎子停在路中間,他端坐在轎子裏,轎簾早就被掀開了。他看著跪在地上的人,那是一張極其陌生的臉,隻是眼睛看上去有些熟悉。內密司的探子到底有多少人,小皇帝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他怎麼會不見了?”他問得很輕,不單單是因為身體的原因不允許他大聲說話,他更害怕一大聲他就會隱藏不住內心的怒火。

“屬下不知。”

“不知?好個不知。”小皇帝冷笑,不再去看跪在地上的人,放下轎簾,吩咐道,“給我封鎖城門,查!”

直到小皇帝的轎子遠遠的離去,街上重新熱鬧了起來。那個跪在地上的內密司探子才站了起來。這樣的氣候之下,他卻全身都濕透了。

他擦了擦額頭,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混進了人群。幾個呼吸間,大街上就再也沒有了他的身影。

而回答自己院子的小皇帝卻在再次下令搜查全城的時候砸了自己的茶碗。那個有著熟悉眼睛的人是熙和,不會錯的。小皇帝看著地上的碎茶碗,咬緊了牙。

=========================================

作者有話要說:第二卷馬上完結。

估計明天能上第三卷(也就是明天至少更兩章)。爭取一卷一個到兩個包子。

注意:周六周日不會更新的。其他日子不一定。

62第60章

那個有著小皇帝熟悉眼睛的人正是熙和。從他聯係上自己埋伏在關青府邸的探子時,他就開始計劃自己的逃脫之計了。當初他隻身為質,雖已對小皇帝高看了幾眼,但也並未將他太當一回事,所以心裏未嚐沒有休養生息之意但未嚐沒有坐收漁翁之利的想法。但事到如今,小皇帝即使仍然無法手握大權但在朝中也擁有了足夠大的影響力。他突然轉變的態度讓熙和原本打的兩個注意都落空了,但奇怪的是熙和並不覺得失望。當然,他那個休養生息或者更進一步想做個漁翁的計劃失敗了,熙和確信小皇帝的這個軟禁的措施是將他視為一個威脅。而麵對威脅,柳家人都喜歡做同一件事。毫無疑問,小皇帝的轉變必然是有原因的,。但不論這原因是什麼,熙和都必須先一步離開,他不能拿自己冒險。他的抱負,他的野心,都必須讓他把自身安危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他當初說服眾多屬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比起京城宜州確實是個到處都是破洞的桶,脫身容易但要安然也不是易事。熙和冷笑,動用了早前派出的探子。

經過幾日的周密策劃,熙和終於決定在宜州軍揮軍北上的那天離開。因為大軍北上最是繁瑣,不管是兵馬、糧草還是送別離人的鄉親父老都會讓宜州處在一種混亂的情況之下。這樣好的時機,熙和不願錯過。吩咐趙衛準備就緒並讓他做好偽裝撤離的一切事項,就開始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