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姨給你們的,拿著吧。”方氏發話。大郎這才伸手,給小四小五一人兩塊糖,然後給小二小三一人一塊,自己也拿了一塊。“娘,我們拿這些就夠了,剩下的你放起來吧。留著過年再吃。”孩子的話差點讓碧蓮掉出眼淚來。
“大郎,你們可勁的吃,那還有。吃完了姨再給買.”說著,抓起一把糖就往幾個孩子的手裏塞。一邊又埋怨起自己的姐姐來,“大姐,你何苦把孩子管的這麼嚴。我那個姐夫也是太老實了,每年往家裏掙的錢也不少,怎麼就不知道留點給媳婦孩子買點好吃的,全都交給了他娘。”
大郎幾個手裏被塞滿了糖,卻都老老實實的站在那,沒有一個急著吃的。大郎把手裏的糖放下,也把弟弟們的都放到了一起,轉身找了個葫蘆做成的小瓢,把糖都放了進去。“既是小姨給的,那大郎也就收了。隻是老話也說少吃多美味,多吃多遭罪。這些糖我先放起來,等弟弟們饞了,再拿出來吃。甜的吃太多牙會疼的。”九歲的大郎自有一股穩重的氣質,說起話來和大人一樣,難怪能讓你哥弟弟那麼服他。
方氏有些欣慰:“好兒子,把糖和那些紙筆玩具的都放到你們屋子裏吧。娘相信你們幾個能保管好的。”
大郎領著弟弟們,拿著東西出去放好不提,孩子們的姥娘吳氏這時卻對正經的對碧蓮說了幾句話:“蓮兒,你自小有姐姐護著,長大了有嫁了個好丈夫。日子過得比你姐家好的多,可論起來教育孩子,比起你姐可差遠了。要知道,自古英雄出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孩子不懂日子艱難,不知愛物惜物。就算有個金山也早晚有敗光的一天的。你姐這麼教孩子是對的,將來這幾個小子會有出息的。”接著又回頭跟方氏說:“孩子們雖說跟著你能識些字,但還是要送去學堂為好,別把好苗子給耽誤了。”
“嗯,年後我和婆婆提一下,是該送了。”方氏連忙答應。
已經快要接近午時了,佟老太太看人來的也差不多了。本家的兩個大伯子,嫂子也都來了。還有和自己相熟的幾個婆子,和老大交好的村裏的幾個後生都來了。桌椅也都擺好了,就讓大家都上桌準備開席,她親自到西屋去叫親家。
東屋炕上一桌,坐的是佟老爺子,老爺子的兩個堂兄,村長李福田,以及村裏兩位年紀大的長者。地上兩桌,一桌坐的是佟家四個兒子,三個女婿,還有與佟雲鬆交好的栓子,虎子,石頭等人。另一桌坐的是佟老太太,親家吳氏,佟老爺子的兩個堂嫂,趙嬸子,村長的媳婦,還有兩個老太太,都是和佟老太太處得好的鄰居。
外間就熱鬧了,都是些年輕的媳婦們帶著孩子,佟家的三位出嫁的姑娘,老大佟雲蓮嫁到了大營村的羅家,生了兩子兩女,大兒羅永福有十七了,老2是個姑娘曉娟十四,老三也是姑娘曉紅十一,最小的是兒子羅永祥也八歲了。老2佟雲荷嫁到了青嶺村趙家,生了一子兩女,大女兒趙月瑤十四了,二女兒趙月瑛十歲,最小的兒子趙子軒才五歲。老三佟雲芳年紀小,去年剛成親嫁到了鎮上的齊家,還沒有孩子。
外間總共擺了三桌,佟家三位姑娘,在廚房裏忙活的的劉氏和周氏,柱子和春生媳婦,方氏和碧蓮這九個人一桌。這的規矩是滿月這天產婦要下地和大家一起吃飯,以後就和大家一起正常吃東西了。紫萱,紫菱帶著幾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