鼇花呢,都是今早現捉的,新鮮著呢。大娘,您看來條什麼魚?這鯉魚紅燒著好,鼇花清蒸不錯。來條回去嚐嚐吧。”玉嫻甜甜的笑著給這女人介紹。“鯉魚八文一斤,細鱗十二文,鼇花要貴些,十五文,您來那樣的?”
“就衝你這個小丫頭,還真的買條,今天我家老頭子生日,他就愛吃細鱗,來這條吧。”這女人也是個爽快的。
“哎,您等著,爹,快給撈魚。”玉嫻趕緊讓他爹撈魚,魚撈出來一稱,有二斤八兩多。“大娘,您看,二斤八兩高高的,應該是三十三文六,這您是頭一位客人,就給三十文算了。”玉嫻心算了一下,就報出了數字,還給抹了零,讓這女人喜歡的不行,“好爽快的丫頭,賬算得夠快的,給你,這是三十文。”低頭又看見了刺嫩芽,“哎呦,這刺嫩芽都下來了,還挺新鮮的,多少錢一斤啊?”
“大娘,四文一斤呢,這是我和哥哥去采的,把我手都紮破了,這東西就是吃個新鮮,所以就貴些。”以這時的物價,四文一斤的野菜可不便宜。
“嗯,這東西的功夫倒也值這價錢,給我來二斤。”女人也是個痛快的。
玉嫻讓父親稱了二斤刺嫩芽,放到女人的籃子裏,魚用柳條穿了,交給那女人,女人又給了八文錢,走了。
第十七章 賣藥
周圍的人看那女人買了魚和菜走了,又見魚很活,菜也夠新鮮,小姑娘嘴甜會來事兒,就有不少人都圍上來買。爺幾個一陣忙活,十來條魚就剩下兩條鯉魚了,刺嫩芽也剩了小半筐。把玉嫻樂得嘴都合不上,自己隻是想試試這菜能不能賣的,沒想到還真就賣的不錯。
剩下這些也不著急,玉嫻就找了塊石頭坐下來,“大哥,咱們賣了多少錢了?”錢都是大郎收著的。
“五條細鱗賣了八十文,兩條鼇花六十文,兩條鯉魚四十五文,一共是一百八十五文。刺嫩芽的錢我單放的,一共十八斤,賣了七十二文。”不算不知道,一算把大郎嚇了一跳,魚就不說了,以前佟雲鬆也賣過,雖沒有今天買的貴,可也差不到哪去。可是兄弟幾個昨天一下午掰的刺嫩芽竟然能賣上這些錢,可就讓人吃驚了,這還有些沒賣完呢,都賣完了可不得一百個錢?“妹妹,咱今天回去,下午再去掰些,這東西山上多的很呢。趁著還沒老,多賣幾回。”大郎是個腦子活泛的,一下子嚐到了掙錢的滋味,立刻想著抓住機會。
玉嫻笑了,“哥,聽你的,下午咱就去掰,明天還來。”在這個小農意識的時代裏,像大郎這樣的還真不多。
“小姑娘,你這魚怎麼賣啊?”一個穿著很講究的婆子問,看樣子像是大戶人家的廚房采買。
“大娘,鯉魚八文一斤。”玉嫻回答。
“兩條都給我稱了吧。”那婆子看了看刺嫩芽,“這菜多少錢啊?”這個季節真的是菜很少,頂多不過是點韭菜,總吃也就膩了。
“四文一斤,大娘,要不您來點?”
“嗯,把筐裏的都給我稱了吧。家裏人多,難得看見點新鮮的菜,買回去嚐嚐新鮮。小姑娘,你家是哪的?看這魚是住江邊吧,以後要是有魚就送去鎮東金家大院,敲後麵的角門,就說是給孫嬤嬤送魚的就行,我看你這魚也挺新鮮的。”這位孫嬤嬤看見玉嫻幹淨利索的樣子,心裏喜歡,就定下了讓玉嫻給府裏送魚。
“哎呦,大娘,那得多謝您了,原來您是金家大院的管事嬤嬤啊,我說看著就和別人不一樣呢。”玉嫻心裏高興,那小嘴更甜,“孫嬤嬤,您看我們幾天送一次魚合適,每次送幾條啊?”
“隔兩天送一次吧,每次四條,要是有變動咱們再說。”孫嬤嬤想了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