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聽兒子說的頭頭是道的,心裏也明白,兒子是對的,就說:“行,就依你們。大郎,嫻兒,你們都大了,知道掙錢了,娘真的高興,這錢就讓嫻兒管著吧。娘相信我們的小管家婆能管好的。”說著,就起身到西牆跟放著的箱子裏去給玉嫻找盒子去了。一會兒,找出了兩個都帶著鎖的小木盒子會來。然後又掏出一串鑰匙,試了試,開開了其中一個。“玉嫻,娘把這個盒子給你裝錢吧。”這是個紫檀的盒子,上麵吊著花紋,很漂亮。
玉嫻接過來,把錢都放了進去,又從方氏手裏接了鑰匙,小心的放在自己隨身的小荷包裏。抬頭看見娘親拿出的另一個盒子,“娘,那個盒子是幹什麼的啊?”
“娘也不知道,這是你爹的奶奶,也就是你們的祖奶奶臨死前送給我的,可是卻沒有鑰匙。裏麵好像也沒什麼東西,可能是想給我留個念想吧。”方氏說著,就把那個盒子又放起來了。“好了,也不早了,大郎去睡吧,不是明天還要進鎮嗎?玉嫻把盒子放好,也睡吧。”
玉嫻也沒什麼地方能藏盒子,就把盒子放在了炕櫃裏,上麵放了些衣服。然後就躺下睡著了。
大郎幾個每天上午都想辦法去鎮上,自己家的牛車是不能用的,隻好從村子走到大橋的橋頭那等著,兩個村子的人總有要去鎮上的,給人家兩三文錢就能坐車進鎮了。回來後下午再去掰刺嫩芽,這樣忙了五六天,就再也不去了。刺嫩芽賣了總共有四百五十文錢,後來幾天就賣不到那麼高的價了。因為怕家裏人發現,每次都是大郎領著三郎一起去,隔兩天一次的送魚也是他倆,送魚的錢當然也歸玉嫻管。玉嫻每次都讓哥哥們捎些吃的回來,因為春耕一結束,佟老太太又開始限製每個人的飯食了,一頓飯大人一個餅子,孩子半個。可大郎幾個都是半大小子,半個餅子根本不夠。玉嫻常常把自己的那份留著給哥哥們,這樣也不是辦法,所以玉嫻就讓哥哥們買些吃的藏起來,晚上餓了再偷偷的拿出來吃,兄妹六個趴在炕上悄悄的吃東西,也是個有趣的事,多少年後,玉嫻還能想起當時的情形。
天也漸漸熱了起來,轉眼端午快到了,佟老太太讓佟雲柏去賣了糯米和粽葉。這裏是不出產粽葉的,都要買,當然也有用柞木的葉子包的,佟老爺子不喜歡,所以就得買回來。五月初四這天一早,佟雲鬆又去起了一網魚,要去鎮上賣掉,明天過節了呢。這陣子送給金家的魚都是大郎幾個自己下的網,有時魚多就在一個淺水的地方把沙子挖深一些,然後再圍好石頭,讓小魚小蝦的可以自由出入,可大魚卻跑不出去,這樣哪天魚少也不用發愁了。
吃完早飯,佟雲鬆領著二郎和小三進鎮去了。大郎要放牛,小四小五少不得跟著,放牛的同時也可以挖點藥材的。
“老大家的,把江米泡上,下午包粽子。”佟老太太在屋裏喊。這地方管糯米叫江米。
“哎,娘,知道了。”方氏在廚房裏找了個木桶,把江米倒進去,正拿著瓢想要從缸裏往外舀水,感覺一陣天旋地轉的,接著就覺著惡心,對著泔水桶一陣吐卻什麼也吐不上來。
玉嫻見母親見母親一個勁的吐,趕忙回西屋拿出前兩天哥哥給自己買的酸梅子,然後遞給了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