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人啊,出嫁了就不自由,不管你嫁的近還是遠,想回娘家都沒那麼容易。沿江村和西江村隻隔著一條江,坐船的話都沒有一刻鍾,可是方氏一年回娘家的次數都很少,母女兩個還是過年的時候見了一回。

“好著呢,你放心,我一個人也沒啥事,地也都佃出去了,就是個菜園子,雲鬆總是抽空就去幫我收拾收拾,也不用我幹啥。”吳氏笑眯眯的看著女兒,“你這是又有了吧,幾個月了?”

“快四個月了呢,這陣子好多了,剛上身的時候把我好個折騰。”方氏摸摸肚子。

玉嫻在姥娘的懷裏下來,坐到一旁,小手掀開簾子往外看。隻見馬車行走在青石路上,兩側皆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往遠處看去,峰巒林海,蒼翠欲滴,或深或淺的綠色無邊無際,與天相接。八百裏林海,果然名不虛傳。路邊有著無數的野花競相開放,桃紅的柳蘭,金色的鳳毛菊,黃的百合,紫紅的夏枯草,藍紫的龍膽草,姹紫嫣紅,百花爭豔。林中不時有鳥兒鳴叫,聲音婉轉嬌嫩,真可以說是鳥語花香了。不時的還會有野兔從草叢裏鑽出來,被馬車嚇到轉頭往回跑,或是有野雞從草叢裏撲棱棱的飛起來。這是玉嫻第一次出遠門,看著啥都喜歡,是上一世看不到的古樸自然,真實無偽,沒有被現代文明破壞的山林處處透著清新原始。

“小妹,你一直往外看不累嗎?有什麼好看的啊,都是山。”小四也學著玉嫻往外看,可一會兒就膩了,扭頭問玉嫻。

“四哥,你看外麵多美啊,我喜歡這種景色。“玉嫻欣喜地跟哥哥說著。

“我怎麼就沒看出美來呢?”小四很疑惑。

“小四,每個人看事物的態度不同,自然感受不同。我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你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看山,山在你眼中就是什麼樣子。小四,女兒家的心思,哪怕是小女孩的心思,也不是你能猜到的,這個你長大了以後就明白了。”吳氏笑著跟小四說。

玉嫻聽了姥娘的話,就知道姥娘原來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姥娘,你也念過書嗎不跳字。玉嫻一臉的好奇。

“傻閨女,你姥娘的父親,我的外祖父當年可是名震天下的大儒,門下弟子千餘,個個都是飽學之名士,你姥娘當年也是京城聞名的才女呢,和你姥爺那是才子佳人,珠聯璧合,那可是人人羨慕啊。”方氏心情好,就跟孩子們說起了以往。

“芸兒,你就會拿母親開心,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也值得在小輩們麵前說的。”吳氏也不惱,笑嗬嗬的說女兒。

“娘,當然應該跟他們講的,也讓孩子們知道,咱們家可是書香門第。”方氏正色說道。

“快別說什麼書香門第了,你爹那就是個頑固不化的腐儒,也不知道我當年怎麼就看上他了。整日裏就是滿口的忠孝節義,什麼君子固窮,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除了讀書啥也不會幹,到頭來鬱鬱而終。三個孩子裏,數你受他的影響最大。玉嫻啊,你母親的性子有些隨你姥爺,有點迂腐,你可不能像她那樣,得靈活些,知道嗎不跳字。吳氏瞪了女兒一眼。

“姥娘,你和娘還真就不一樣呢,那我應該聽誰的啊?”玉嫻笑著問。

“隻要對自己有利就行,不用太過拘泥,失了本性就不好了。”吳氏摸了摸玉嫻的

….文.…;

….人.…;

….書.…;

….屋.…;

….小.…;

….說.…;

….下.…;

….載.…;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