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去,以前沒分家,隻能忍著。
現在分家了,母親又可著她折騰,她能不想法子改良嗎?“娘,咱村的磨坊能推水磨嗎?”
“能啊,怎麼了?”方式回答“每年做醬的時候,都是去磨坊推的啊。”“哦,那咱泡些玉米碴子行嗎?”玉嫻想做點好吃的。
“行,你又要折騰啥吃的啊?就長了個吃的心眼子。”方氏說了一嘴,然後就去找了兩個桶,泡碴子了。“玉嫻,你要泡多少啊?”“娘,泡三十斤吧,少了也不值當占磨的。”玉嫻想了一下說。
“不對,娘,你泡六十斤吧,分兩下泡,留一半多泡些日子。”“哦,那就泡六十斤,你個讒貓,這回是要折騰啥啊?”方氏早已經習慣了玉嫻突如其來的怪點子,所以根本就不問,直接按女兒說的辦。這也是方氏疼女兒的緣故,要不然哪有六十斤糧食,說泡就泡的。
玉嫻打算做牛舌餅和發糕。發糕用玉米麵也能做,可是太粗了根本不好吃。這玉米碴子用水泡開,然後在上磨推,推出來的麵子就細多了,這叫水麵子。把這種水麵子裝到布口袋裏控控水,然後團成一團一團的,放到外麵凍著,啥時候想吃就拿兩團回來做著吃,這樣既不壞,還不浪費。
碴子泡了一天就好了,玉嫻留下了三十斤不動,另外三十斤去磨坊推成水麵子,然後把推好的麵子放到口袋裏控了一陣。玉米麵子控水很容易,不像糯米,控水可費勁了。玉嫻看麵子空好了,就讓方氏團成團,放到外麵凍上了一半,剩下的,準備做吃的。
拿了一些麵子放到盆裏,像發麵一樣,放上一點老麵,然後用溫水和麵。活好之後蓋上蓋簾,再蓋個小被子,放到暖和的地方,讓麵發醇。另外再弄點麵子,少加一點白麵,然後添水活成稀糊糊,把鍋燒熱,然後端著盆子,沿著鍋邊往下倒糊糊。那糊糊就會貼著鍋往下淌,形成一個上麵小下麵大的一張薄餅,鍋的一圈可以弄好幾個,等底下那麵熟了,就翻個個,再烙一會兒,一張香噴噴的牛舌餅就好了,因為這東西是糊糊順著鍋邊往下出溜,所以它也叫鍋出溜。方氏弄了幾個就掌握住了技巧,越來越熟練了,沒多會,盆子裏就放了一大摞的鍋出溜了。
玉嫻拿起一張,咬了。。嗯,不錯,挺香的,口感也好。這樣弄出來的麵很細,吃起來真舒服。再咬一口,一會兒就吃完了一張。
“娘,好吃,你也嚐嚐。”
方氏還在那烙呢“等會兒,就快弄完了,一會兒再吃吧。今天咱就吃它吧。”“娘,還有發糕呢,一會兒還要蒸發糕。這東西可以放到外麵凍著,啥時候想吃了就拿回來一熱,方便得很呢。”玉嫻想起以前一到冬天,包粘火勺,烙煎餅,烙牛舌餅,弄好多吃的。這裏好像根本就沒有這些,玉嫻心想,我一定要把這些吃的都弄出來。
牛舌餅烙完了,炕上發的麵也開了,方氏把鍋簾上麵鋪上屜布,然後把盆子裏麵直接倒在了屜布上,手上沾了水,把麵拍平。然後蓋上鍋蓋,灶坑裏燒好火,開鍋以後大概三刻鍾的時間,發糕就熟了。打開鍋,裏麵的發糕漲的那麼大,一陣香味出來。用刀蘸上涼水,把發糕切成一塊一塊的,再拿出來就行了。
第八十四章 有人來鬧事
晚飯當然就是發糕和牛舌餅了,方氏又弄了兩個菜,大家吃的不亦樂乎,一個個都喊著好吃。“娘,你這是用啥做的?咋比平常的發糕要細多了?真好吃。”小四一邊吃,一邊說。
“四哥,這叫粗糧細做,都快過年了,當然得弄點好吃的了。怎麼樣?好吃吧,這可是我想出來的呢。,…玉嫻看家裏人很愛吃,就笑的合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