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臘月二十九除夕,二十九的早晨吃過早飯,雲鬆和孩子們把各個門上都貼了對聯。倉房貼了五穀滿倉,牲口棚也貼了六畜興旺,水缸,炕櫃上都貼了福字。屋裏屋外的,喜氣洋洋。
燈籠杆子也豎起來了,上麵掛了個紅紅的大燈籠,有繩子和滑輪可以調節燈籠的高度,這樣就不擔心蠟燭的問題了。
這些都忙完後,雲鬆就領著男孩們去上墳方氏領著玉嫻在家做飯。年夜飯是放在傍晚吃,也就是申時末,所以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母女二人在那忙的不亦樂乎,袁先生被這氣氛感染了,也來幫忙,但是他啥也不會幹,隻能給燒個火,倒個水什麼的。那他也高興的很,十多年了他年年都東躲西藏的,哪有什麼過年的心思,如今能安安穩穩的,一家人忙活著做年夜飯,已經是以前難以想象的幸福了。
家裏的幾個鍋灶,都燒上了火。盹魚的,盹排骨的還盹了隻大鵝。方氏做了不少好吃的不光是因為今年是分家後的第一個年,更是因為袁先生在這,他可是大郎他們的師傅呢。等到雲鬆領著孩子們回來的時候,菜已經都差不多了。
方氏見他們都回來了,就喊著大家都洗洗手,準備吃飯。
大家一起動手,把飯菜都收拾上桌,桌子還是擺在東屋。所有的菜一上桌把玉嫻嚇了一跳,天啊,這是多少個菜啊?都摞成摞了。
玉嫻看看桌上的菜,盹魚,紅燒排骨盹大鵝,糊塗雞,扣肉,幹炸裏脊,茄盒,丸子清炒肉,佛手白菜,拌豆芽炒木耳,涼拌豬耳朵還有紅燒豬蹄,豬肘子,皮凍。這一大桌子,哪吃得上啊?我的個娘哎,您這也太誇張了吧,過完年咱還有吃的嗎?無語了。
雲鬆和袁青雲進來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弟媳婦,你咋弄這老些菜啊?這哪能吃的上,你把一年的好吃的都給弄上來了吧?”
“袁大哥,你這是頭一回在咱家過年,咋地也得隆重點,快,坐下吃飯吧。”方氏招呼眾人都坐下,然後又去拿了一壺酒回來。給雲鬆和袁青雲都倒上酒”“袁大哥,讓雲鬆陪你多喝點。”
大家開開心心的吃了頓最美的年夜飯,雲鬆和袁青雲喝的有點多,兩人吃完飯就去東廂房躺著去了,大郎他們幫著把桌子收拾好。方氏刷了碗筷,就讓大郎炒瓜子,自己開始剁餡了。今天晚上的餃子餡是白菜和蘿卜兩樣,蘿卜又叫萊菔,有來福的意思,白菜諧音百財,都寓意著吉祥。蘿卜是早就用插板插成絲,燙好了凍在外麵的,白菜得現剁,肉也的現剁。小三看母親在那剁餡挺累的,就來幫忙,他勁大,剁起餡來一點也不婁勁,沒多會兒就好了。
方氏去舀了白麵,加水活好了麵,蓋上蓋簾放在炕上醒了會兒。
大郎他們炒好了瓜子,放到簸箕裏,端進了屋。看到娘把麵活好了,就去找出麵板,放到炕上,娘幾個一起包起餃子來。
玉嫻找個幾個銅板,還有大棗,糖,每樣八個,讓方氏偷偷地抱在了餃子裏麵。雲鬆也回來了,大家一起動手,沒多會就包好了三蓋簾,兩蓋簾今晚煮了吃,明早煮剩下的那一蓋簾。
餃子包好了,大家就在一起,嗑著瓜子,嘮著嗑守歲。子時剛…
到,外麵就響起了鞭炮聲,雲鬆領著兒子們在外麵也把鞭炮點了,劈劈啪啪的響著。廚房裏,方氏把餃子下鍋,一個個餃子就像小白鵝一樣在水裏溧著。水開三遍,餃子煮好,方氏用笊籬往外撈餃子,玉嫻就喊:“娘,掙了沒?”
方氏接:“掙了,掙老多呢!”正好外麵的鞭炮也放完了,雲鬆領著兒子們都進屋,袁責雲也過來了。方氏把第一盤餃子留在鍋台上,放一雙筷子在餃子上麵,剩下的才端進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