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在西廂房裏支的藜子,這藜子是用鐵做的一個圓形的東西中間高外麵低,形狀如同大龜的殼,所以叫藜子,是一種專門烙餅的工具。從遠古時代就有了,可是烙煎餅的要大些,直徑大概在兩尺多,表麵光滑,。最開始的藜子有三條腿,下麵燒火,煙熏火燎的。玉嫻讓鐵匠打的藜子是按照現代的樣子弄的也是采用現代的方法支的。類似於鍋灶的方法,隻是底下墊起很高,這樣烙煎餅的人坐著就能幹了。
後麵留了煙道,也用鐵做了爐筒子,煙順著爐筒子出去,就不會滿哪都是煙了。藜子支好了就不用動了,每次用的時候直接生火就可以。
烙煎餅的時候要先用油袋子把藜子蹭一下。然後用勺子舀一勺麵糊糊倒在藜子上用小木耙把麵糊攤開。再拿一塊刮板,使勁來回的刮著那些麵糊,讓麵糊均勻分布在藜子上,並且很快就會變熟變幹。等到看煎餅差不多了,用刮板在邊上用力一粘,煎餅就翹起邊來,輕輕一揭就下來了。剛烙好的煎餅甜甜脆脆的,一股香甜的玉米味兒玉嫻最愛吃了。
烙煎餅的麵糊也是有講究的,把玉米碴子泡好,然後上磨推,推出來就是烙煎餅的糊糊了,玉嫻叫它煎拚沫子。這煎餅沫子裏麵要摻熟飯還要摻黃豆,要不然是烙不出來煎餅的。熟飯和黃豆的多少,決定了煎餅的柔軟程度。
方氏和春桃兩個人換著在藜子前麵烙煎餅,另一個人還要把烙好放涼的煎餅摞起來,而春蘭負責燒火。三人忙了一天,到了晚上腰都直不起來了這次泡了六十斤的玉米碴子,看樣得兩天能烙完。
晚飯自然就是煎餅了,新烙出的煎餅發出強烈的米香味兒孩子們最喜歡了。弄點大醬,卷些大蔥或是土豆絲裏麵這就是一頓飯了。
一群孩子在一起,就是再難吃的東西也會變得好吃的,更不要說煎餅還是很好吃的了。就看這些男孩如同風卷殘雲一般,一會兒,厚厚的一疊煎餅就見底了。方氏見狀,又出去疊了一些回來。玉嫻看得是目瞪口呆,天啊,這一年得多少糧食啊,普通人家可是養不起這麼多的男孩子,看來還得努力掙錢啊。
吃完了飯,雲鬆和方氏在屋裏商量著種地的事,這一陣子,雲鬆已經把犁杖等農具都預備好了。“玉嫻娘,你說咱是不是還得買頭牛,要說幹地裏活,還是牛能強些。咱家那幾匹馬可能不行事。”
“嗯,買頭吧,那幾匹馬原本應該是戰馬,這幹農活肯定夠嗆。留著拉車得了,咱家還得做輛馬車呢。這一算,滿哪都要錢。今年的那二十畝地你都打算種啥啊?”方氏也同意買牛。
“玉米產量高,得多種,還有穀子,糜子,高粱,豆子都得種,那二十畝還真不夠幹啥的。”雲鬆一算,覺得家裏的地還是太少了。
“玉嫻跟我說過開荒地的事,你看怎麼樣?要是買好地的話,貴不說,誰家好好的會賣地啊?”土地就是農民的命根子,除了過不下去的,一般人是不會賣地的。
“這個法子不錯,咱們村四周都有不少荒地,咱們有空去看看,看好了就跟村長商量買下來。荒地好好弄。,也能慢慢養成好地的。”雲鬆也同意了。”行了。睡,明天我就去轉轉看看。”
次日,雲鬆果然出去找到了一片比較好的荒地,就在村子的南頭,離佟家也不很遠,荒地上有一些矮小的灌木,蒿草等。雲鬆就去等村長商量,李福田告訴他,這開荒地要先把地裏麵的樹木和草都清理幹淨,然後李福田就可以帶人丈量一下,再報到上麵去,等上麵的人來核實了,就可以發給地契了。當然,開荒地也是要錢的,大概每畝地要一兩左右,好在荒地前三年是不用交稅的,這也是朝廷鼓勵農民開荒種地。□思□兔□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