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她打算包五十斤的米,家裏孩子多,又都是能吃的時候,再加上還要送人一些,包少了怕不夠用的。今年全用糯米包粽子,五十斤的糯米,用了一個二缸泡著。粽葉還有大棗是前幾天在鎮上買的,大棗不多,方氏打算烀一些豆子,包一些豆子的。這種豆子是白色的,專門用來煮粥或是做餡用的,比小豆要大些,但是比豆角裏麵的豆小。用它來包粽子,吃的時候會越嚼越香的。

雲鬆去接吳氏了,就她一個人在家,也沒什麼意思,接過來還能熱鬮些。現在去西江村就不用繞那麼遠的路了,江麵上有船,就是為了兩個村子來回用的。船在岸邊靠著,誰要用就自己劃船到對岸,辦完事在劃船回來。有時候江邊沒有船就等一會兒,來往兩個村子的人都會趕快辦事,然後就往回走,怕耽誤了別人用船。雲鬆到了方家,看見嶽母吳氏正拿出糯米來,還沒泡呢。“娘,我來接您到我那去的,走吧,今年咱們上我那過節。”雲鬆攔著吳氏不讓她泡米。“娘,就你一個人太孤單了。孩子們都在我那,過去和孩子們一起過節吧,可熱鬧了。”

吳氏一個人在家,也是嫌寞的慌,雲鬆來接她,她也挺高興,就答應了。收拾好家裏,就和雲鬆一起,劃著船到了對岸。兩人剛一進佟家的大門,玉嫻和博超就看見了姥娘趕緊圍上來。“姥娘,你咋來了,是跟我們一起過節嗎?”

“是,咱們一起過節。”吳氏一見孩子,就從心眼裏高興。“呦,博超長個了,人也更壯實了,看來在你大姨家過得不錯啊。”

大郎他們原本在屋子裏看書,一聽姥娘來了呼啦一下子都跑了出來,圍在姥娘身邊,七嘴八舌的和吳氏說話。吳氏挨個看看,都黑了,不過也都長高了。一抬眼,看見一個小男孩,站在一邊,羨慕的看著別人。“你是誰家的孩子啊?”

“姥娘,他是我舅舅的外甥,管我娘叫姨母他叫方昊宇。”小五這話說的有點繞,可吳氏還是聽明白了,這孩子應該是方掌櫃的親戚,放到自己女兒這養著。“孩子,過來,你可以叫我姥娘,和他們一樣。”

‘姥娘,外孫方昊宇見過姥娘。”方昊宇到了吳氏跟前,給吳氏磕了個頭。

“哎呀,可不用好孩子。以後你就和他們一樣,都是姥娘的外孫子了,來讓姥娘看看。”吳氏拉起昊宇好好的看了看這個小男孩,隻見他眉清目秀的,倒是個小美男。“好孩子,長得不錯,看著倒是比博超要穩當的多。”

“姥娘,你這次在這多住幾天好嗎?我們都想你,可是每天都忙的很,沒時間去看您。”玉嫻抓著姥娘的手大眼睛裏閃著期盼。

“好姥娘就在這住幾天,好好陪陪你們。”吳氏答應。

“哦太棒嘍,姥娘能在這多住幾天嘍。”孩子們一起喊。

“好了你們都該幹啥幹啥吧,我到後麵去,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說著吳氏就往後麵走了。孩子們當然是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吳氏倒了後麵,看見方氏正在泡粽葉呢。這粽葉最好用熱水泡一下,這樣包粽子的時候才好包,等煮粽子的時候,把泡粽葉的水倒進鍋去,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味道更香。“碧芸啊,今年打算包多少米啊,我怎麼看你泡了那麼多的粽葉啊。”

“娘,您來了,我今年打算包五十斤米的,所以就多泡了些粽葉。”方氏看到母親來了,趕緊讓母親坐下。“娘,您坐這兒。”

“五十斤米,那不是咱娘倆得包一下午啊?”吳氏那想到這要包這麼些,倆人根本就不夠用的。

“娘,不是咱倆包,還有四個丫頭呢。碧蓮送來了兩個,我後來又買了兩個,現在咱家幹活可快了。”方氏告訴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