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和吳氏,幾個人坐在炕上。孩子們都坐在地上那桌,方氏就讓春桃和春梅、春杏也都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吃個團圓飯。地上這桌人太多了,後來玉嫻和昊宇就到炕上去吃了。
雲鬆抱來了一壇子酒,三個男人就在那推杯換盞的喝了起來。吳氏和方氏也倒了點酒,這酒的味道很好,也適合女人喝。母女二人邊喝酒”邊嘮嗑,說的無非就是孩子們的事。吳氏一聽說送了二郎和博文去鎮上念書,就有些心疼了。“到鎮上去,吃住都在那,也不知道孩子們在那咋樣,能吃飽嗎?唉,還真是沒辦法,這要是想走科舉這條路,在家這麼念書真的不行。可是到鎮上真的就是讓人不放心。”
“娘,沒事的,二郎回來,我也問了,說是在那吃的還不錯。再說,我也給他們多帶了些錢,自己抽空出去買點吃的。這才是在鎮上呢,當初弟弟在府城念書,也沒見您有多擔心啊?”方氏安慰母親。
“啥叫隔輩親說的就是這個,自己養的倒是不親了。”吳氏看著地上那些孩子,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一家人吃吃喝喝的,直到戌時中才吃完。本來是要到院子裏賞月的,可是今年節氣早,外麵已經有點冷了。所以隻在院子裏在了張桌子,上麵放了月餅水果象征性的圓了一下月而已。
大人們喝的都有點多玉嫻拿出在鎮上買的梨子,放在桌子上,大家一人拿了一個,在那啃著玩。這裏的梨子沒有那些白梨雪梨之類的,隻有一種綠皮的梨子,吃起來酸甜可口,就是皮略厚,孩子們還是吃的很過癮。
大郎他們自然是問二郎和博文在學堂的一些事二郎就把學堂裏的見聞講給他們聽。“其實在學堂裏念書”比不上咱們在家,學堂裏的先生,教的都很死板。而且先生講的那些,我們也都學過了。”
“二哥現在可能還看不出什麼來,等到要考試的時候,先生會給你們出一些考題,讓你們鍛煉一下的。那先生是秀才還是舉人啊?”玉嫻比較好奇的是這個。
“是舉人,聽說是一邊坐館,一邊準備參加春闈。”博文說道。
“哦那應該還不錯的,哥哥,安心在那讀書吧。至少在科舉一途他會給你們一些幫助的。”玉嫻安慰弄哥。
“嗯,這個我懂昨晚和師父也談了一些。師父說,讓我們每次回來,就把最近學的東西再跟他說一遍。如果先生出了題,就把題目記下來,回來咱們一起研究一下,連師父都要一起做,就不信還有弄不懂的。”二郎對於學習,有一股擰勁。
“這法子好,這樣,你們兩個在學堂念書,我們在家也跟著學些。”大郎倒是非常讚成這個法子。
孩子們在這討論著課業的問題,大人自然是在說著要買山的事情。
吳氏聽說了女兒家要買下那麼一大片的山,就問:“雲鬆啊,你們要買那麼一大片山,得多少錢啊?有那麼多的錢嗎?”
“娘,你不用擔心,家裏有之前賣人參的錢,應該夠用了。咱家現在買地也不用交稅了,多買些也沒什麼。”方氏在吳似的耳邊說了幾句,吳氏臉上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太好了,你們的日子終於過起來了,好啊,娘真是替你們高興。”吳氏說著,眼淚就要下來。
“娘,這是好事,你看你,應該高興才是。”方式的眼裏也有淚花閃爍。
“對,對,應該高興,高興。”吳氏擦了擦眼淚,笑了出來。
“你看我,又哭又笑的,讓孩子們笑話了。”
“那有啥,娘也是擔心我們過不好。娘,放心吧,玉嫻還弄了不少蛤蟆”要扒什麼雪蛤油。聽昀弟說挺值錢的,這樣,就算那些錢都買了山,也不怕。”方氏怕母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