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雨了,玉嫻之前就在江邊又擋上了蛤蟆趟子。不過今年是在自己家的林子南麵,靠江邊的地方擋的,自己家林子這塊,就不用擋了。小四不明白,就問她:“小妹,為啥今年不擋咱家林子那塊地方了呢?”
“四哥,這蛤蟆從江裏出來,就是為了進山的。咱家要養蛤蟆,那就讓它進唄。咱們在別的地方擋,這樣,就可以把母的送到咱家林子裏,公的留一些放進林子,剩下的就拿去送給嶽伯伯就行了。”今年隻能這麼辦了,等蛤蟆在池塘裏產了卵,以後就好了。
“明白了,就是這樣往咱家山上跑的蛤蟆沒有那麼多。咱們從別的地方抓了,送到山上,以後就會多了。這倒是個辦法,行。”小四弄明白了咋回事。
雨下了一天,第二天早晨,玉嫻他們就去了蛤蟆趟子。把母的抓起來,單獨放在一個口袋裏,直接就往山上倒。然後公的一部分留下,準備送到聚仙樓,另一部分也是倒在自己家的山裏。雖說蛤蟆會滿哪亂蹦,不會乖乖的真就帶在山上不動,可是玉嫻家的山也夠大了,就是跑掉一些,還是剩的多。忙活了一早晨,抓了能有三十斤的蛤蟆,玉嫻他們留了五斤,自己家燉著吃,剩下的讓大郎送到聚仙樓。
大郎趕著車把蛤蟆往聚仙樓送,正好嶽老板不在。不過夥計都認識他o就把蛤蟆收起來,放到後麵去,大郎轉身就走掉了。如今嶽老板是自己的嶽父了,這幾百文錢的東西,自己哪還好意思要錢啊,就當是孝順老丈人了吧。
接下來的日子,隻要有雨,孩子們就會去蛤蟆趟子去抓蛤蟆,依舊是老辦法處理。嶽老板知道了大郎往這送蛤蟆的事o也不好說些什麼,隻說等哪天去看看雲鬆他們。
玉嫻抽空去看了一下那幾個挖好的池塘,發現裏麵的水已經滿了。這麼大的幾個池塘,要想水滿,也得挺長時間的,玉嫻就留心起那條河來。她發現這小河的水很急,流量也不小,似乎上麵應該有湧水量很大的山泉才對。於是,她就讓小三陪著自己,沿著河一直往上遊走。大概走出了有二十多裏地o發現前麵的山不一樣了。山體都是石頭,小河的兩岸,全都是懸崖峭壁,泉水從峭壁之上飛瀉而下。這山裏就像藏了一把大水壺一般,在不停的向外噴吐著泉水,大大小小的瀑布,姿態各異,簡直能讓人看花了眼。
“三哥,這裏好美啊。要是秋天的話,那就更漂亮了。”眼前的景色o讓玉嫻想起了前世的長白縣十五道溝,那裏比這還要漂亮。其實,這種景致o在長白山下可是有很多的。玉嫻跑到小河邊,用手捧起水,好涼啊。喝了一口,清冽甘甜,這泉水,真的挺不錯的。“三哥,咱們還得使勁掙錢,把這片山再買下來。這水太好了o要是在下麵建一個釀酒的作坊o用這泉水釀酒,應該非常好。
“你啊o一天總有操不完的心,釀酒哪是那麼容易的。酒曲是國家專營o想釀酒,就得買酒曲。一樣的酒曲,你能釀出比別人好的酒來?”小三忍不住打擊了一下玉嫻。
“啊?我咋不知道,以前咱家釀果子酒,也沒用酒曲。原來還有這麼一說啊,酒是允許賣的,隻是酒曲必須買朝廷的對嗎?”玉嫻不太懂,覺得這應該是朝廷控製酒的另一個辦法。
“是啊,普通的釀酒作坊,是釀不出太好的酒的,好酒都得是朝廷官辦的那些才能出產。”小三點頭。“咱們還是先回家吧,這個事情可以以後再說。”
兄妹二人往回走,這一個來回就是四十多裏地,到家的時候,玉嫻直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