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上,都貼的滿滿的,整個新宅,被裝扮的喜氣洋洋。

朝中的官員,也有不少來提前賀喜的,這些都是和方昕相處不錯的人,就是想著幫襯一些。

方昕畢竟年紀小,又在皇帝的身邊,沒什麼油水可撈。所以就提前來送些東西,幫著撐撐場麵。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方昕成親

冬月十二,方昕成親的正日。京城裏娶親的習俗,又與沿村不同,是在正日這天,早晨去女家迎親。接到新娘之後,回府拜堂,宴席開在中午和晚上。

一大早,方府新宅裏,大家全都忙活了起來。方氏和碧蓮幫著給方昕全都收拾好了,大紅的喜服,胸`前十字披紅,一朵大紅花。外麵的小子來報,說是迎親的車馬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方昕出了屋,來到大門口,門外已經準備好了接親的儀仗。

最前麵是吹鼓手,十六個吹鼓手分成兩排,身上也穿著紅色的衣服,喜氣洋洋的,手裏拿的喇叭等樂器,也是係著紅綢。吹鼓手後麵,是一匹棗紅的大馬,馬的頭上,也有一朵紅花,這是新郎的坐騎。這馬的後麵,還有四匹大馬,這是留給伴郎騎的,今天的伴郎是大郎、二郎、小三和博文。剩下的男孩,負責滾炕。馬後麵,是一溜披紅掛彩的馬車,第一輛最大,也最為豪華,這是新娘子坐的,如今裏麵正坐著玉嫻和昊宇兩個人,他倆今天負責壓轎。後麵馬車上,坐的就是迎親的喜娘、全福婦人等人,雖說婚事是皇帝做媒,可是也要請媒人的,方昕請的是官媒,也給她安排了一輛車……

吉時已到,方昕一行人從新宅出發,一路吹吹打打的往戶部尚書府走去。到了尚書府門前,吹鼓手就鼓起勁來,使勁的吹打。尚書府的府門大開,新郎下馬o早有新娘的哥哥等人前來迎接,把方昕和接親的人迎進府裏。這戶部尚書姓韓,家裏有三個女兒,六個兒子,方昕娶的,正是這第二個女兒,韓雪慧。

韓家人安排早就給迎親的人安排了酒席,此刻,就有人陪著迎親的人先吃酒席。方昕的那些舅哥們o都拉著方昕吃酒。這時候,伴郎的用處就體現出來了,小三一個人,力拚眾人,大家一看他一個小孩子,也就不好意思再鬧下去了。吃過酒席,時辰也就到了,一行人來到韓家**所住的院子外。院門緊閉,韓**的一些閨中好友,還有家中的姐妹嫂子們o全都攔在門口,不讓進,非要新郎官做催妝詩不可。於是方昕一首,二郎和博文各一首,這才算是過了關。這時,又有一群小孩子吵著要紅包。小三開口了,“你們這麼關著門,我們從哪裏遞紅包啊?”

裏麵的人聽了,就說道:“我們把門開個小縫,你們把紅包塞進來。”於是o門開了一個小縫,小三把紅包往裏麵一遞,這些小孩子就低頭搶紅包。這時o小三大發神威,用力把門撞開,迎親的人一下子就進了院子,大家全都哈哈大笑。①本①作①品①由①思①兔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網①友①整①理①上①傳①

主屋的門開了,新娘的哥哥把新娘背出了屋子,然後一直背著到了前麵的大堂裏。裏麵紅氈鋪地,尚書大人的父母還在,如今也都端坐在高堂o還有韓尚書夫婦o也坐在那裏。新娘被放下,然後旁邊有喜娘攙扶著o和方昕一起,拜別新娘的父母。韓尚書又說了一些話o無非是告誡女兒,出嫁從夫,好好伺候丈夫什麼的。

外麵開始發嫁妝了,新娘子的嫁妝,一共有九十六抬,這都是有定例的。抬嫁妝的人也都穿著紅色的衣服,都是一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個個都挺精神。光是發嫁妝的隊伍,就是一大溜。嫁妝發完,新娘子也該上轎了,還是新娘子的哥哥背著新娘,來到了車轎的前頭,玉嫻和昊宇早就坐在了車裏,一旁有人掀開了簾子,喜娘幫著把新娘扶上了車。然後方昕和大郎他們也全都上了馬,吹鼓手這下吹打的更歡了,後麵送親的人,也坐上了馬車,這才浩浩蕩蕩的往方父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