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的西跨院留著給陳家人住著,以後可能還會添下人,這個院子住幾家人還是夠用的。內院的西跨院留給了春梅和春杏,方氏要收春梅做義女,自然是不能再讓她在身邊伺候了。大郎在鎮上的人牙子那裏,又買了兩個丫頭回來伺候方氏。

玉嫻被安排到了後院去住了,她也大了應該自己有個院子了。

黃英和白露跟在玉嫻的身邊都搬到了後院去。以前都是在後院釀酒的,如今有了酒坊,也就不用再放到後院了。玉嫻從此也有了自己的閨房了。

雲鬆看妻子安排完畢,就問道:“孩子他娘,你光是給大郎留了院子,二郎他們呢?咋沒有他們的院子啊?”

“二郎他們,要是有出息的話,就不可能跟咱們住在一起。

要是沒出息就在咱家旁邊再給他們另蓋房子就是了,反正這一大片的空地呢,再妾四個大點的院子也就是了。你現在根本就不用操心這些,說不定以後他們在哪呢。”方氏笑雲鬆。

“也是,就算他們都在村裏也該給他們分出去,省得一大家子在一起,鬧哄哄的。”雲鬆一想也是。兒子多了,到時候兒媳婦在一起,還不得互相攀比。人多事就多,還不如讓他們各自過各自的日子去。“到時候給他們一家買些地再蓋上一個院子,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看他們自己的能耐去。不過,等玉嫻出嫁咱們可得好好的陪送些東西,田地、鋪子、宅子、銀子,哪樣也不能少了,咱家能有今天,全都是玉嫻的功勞。”雲鬆對女兒的偏心,此刻顯露無疑。

方氏但笑不語,佟家的日子能過到今天這樣,和玉嫻是分不開的。不過也是雲鬆爺幾個肯幹的緣故,要不然,就玉嫻那麼個小不點,有再多的主意沒人幹也是白搭。雲鬆說要多給玉嫻陪嫁,這點方氏也是讚同的。女兒出嫁了,就不像在自己家那麼自在了。多些財產傍身,總歸是多了些底氣,以玉嫻的腦子,總不會吃虧的。這玉嫻才八歲呢,兩口子就想到以後出嫁的問題上了。隻能說天下父母的心,真的是恨不得把所有好的都給了兒女。

搬進新家的第三天,雲鬆請了村子裏的人來吃了頓酒席。如今家裏有下人了,倒也不用方氏操什麼心,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忙完了搬家,自然這酒坊的運營也該開始了。雲鬆早就和李福田他們說了,從縣城裏麵請來了幾個會釀酒的工人來,其中還有一個管事。這是縣城裏的一個酒坊,因為做的不好,所以才往外遣散工人。李福田托人給請了過來,給的工錢比以前那家要高的多了,所以工人還是很樂意來的。這幾個人都是有家屬的,李福田也答應給他們都安排好,酒坊那可是蓋了不少的房子,早就留出了住人的地方。

玉嫻跟那幾個工人見了一次,答應他們如果酒坊盈利好了,給他們一成的分子。這些人不是賣身來的,隻是簽了用工文契,所以得用利益來綁住他們。要不然,酒坊裏要做蒸溜白酒,這在現在可是很先進的技術呢,弄午不好就會泄露出去了。和工人們溝通好了,講明白他們要釀的是那種酒。玉嫻對這個懂的不多,和工人一番溝通之下,倒是懂了不少。人家畢竟是專業的人員,比她這個門外漢強多了,這樣一溝通,工人們呢倒是對要釀的酒十分的期待。

釀酒自然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出成效的,材料都備齊了之後,玉嫻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