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嫻輕手輕腳的走到炕前,兩個小家夥睡得很香。小六小七如今已經兩個多月了,長得胖乎乎的,很可愛。“娘,你這陣子喝湯了嗎?”
“喝了,每天春梅都做給我喝,奶水足足的,要不你弟弟們能長的這麼胖嗎?”方氏摸了摸女兒的小臉,還是女兒貼心,總是怕她奶水不夠。
“嗯,那就好,娘可千萬得堅持著喝,要不弟弟們就要遭罪了。對了,我爹他們幹什麼去了?”現在家裏的事情,已經基本上都上了正軌了,雲鬆對於很多東西都能掌握了,所以玉嫻也就不用幹什麼都跟著。
“去扒天麻了,你爹說,今年的天麻要比去年的多好幾倍呢,以後還會更多的。”方氏笑著說道,“還是咱們玉嫻能耐,知道把小的天麻栽上,以後光是天麻也能弄不少呢。還有人參,你爹他們已經把參籽都撒上了,今年出苗的那些,長得也挺好的。這東西就是需要的時間太長了,不像天麻,一年就能起一茬。”
“娘,你別忘了,這人參買的錢,可是比天麻也多多了。”玉嫻笑了笑,這可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娘,我大哥的婚事,定在什麼日子了嗎?”
“我和你爹商量了,就定在冬月初八得了,還不算太冷。成完親,咱們也能安安穩穩的準備過年。”方氏巴不得早點把媳婦娶進門,不過太早了也不行,各家都有活沒幹完呢,哪有時間來和喜酒啊?
“娘,今年咱家還生豆芽什麼的嗎?”玉嫻還是比較想弄的,至少自己家吃菜的問題能解決一部分,還有豬和雞的飼料問題,也能解決一部分。不過,酒坊裏的酒糟也是可以用的。
“你爹說咱家不太想弄了,太忙活人了,今年家裏有這兩個小的,我也沒心思弄。不過,咱家去年才弄得做豆腐的那一套東西,不用的話,有點可惜了。再說吧,看看黃嫂子和陳嫂子兩家願不願意幹吧。”方氏現在是沒那個精力去顧及這些了,光是兩個孩子就夠她忙的了。
母女兩個正說話呢,雲鬆他們從山上回來了,用扁擔挑著兩個大筐,裏麵全都是天麻。小三也挑了兩個筐,大家把天麻全都放在了前院,“行了,先放在這吧,下午讓她們挑一挑,留下崽子,咱們過幾天再栽上。這東西真不錯,長得快,自己就能長出小崽來,真有意思。”
廚房裏飯菜都好了,大家一起吃了中午飯。下午雲鬆他們繼續上山,方氏和吳氏璧蓉她們,領著春梅春杏,在家挑天麻。
“姐,你說玉嫻是咋想的,這天麻竟然也能栽了,我看著產量還不低呢,真是想不到。”璧蓉一邊挑這天麻,一邊和方氏他們嘮嗑。
方氏低頭天麻,也不抬頭,“誰知道呢,這丫頭,從小就古靈精怪的。你不知道,她以前還用偏方給人家治病呢。現在大了,跟方昀學醫了,倒是不太捅咕那些偏方了。有一回我聽方昀說,玉嫻用了個土法子給一個孩子治齁巴,沒想到還真好了,後來那孩子的父母去謝玉嫻。玉嫻小的時候,說她經常會夢到一個老太太,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個老太太教的。”一說起女兒來,方氏就有一肚子的話說。“說起來,我家能有今天的日子,還真得跟玉嫻分不開。”
幾個人一下午剛把天麻挑完,沒想到雲鬆他們又挑回來了幾筐,看樣子,明天還得再挑一天。“今年是不是得多栽了,我看今年咱家可是挑出來不少的小崽子,你們春天時埋的那些木頭段夠用嗎?”晚上吃過了飯,大家都去休息了,雲鬆夫妻在那閑聊著。
雲鬆點頭,“夠了,春天的時候,玉嫻就提醒過我了。所以我把修路砍下來的木頭,挑了一些細的都截好了埋上,今年足夠用的。這發一次木頭,大概可以用的三年,之後就得另換了。”雲鬆發現,那些木頭腐爛的非常快,應該是都被天麻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