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嫻笑了起來,“師父,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我隻要是出門,總能遇上麻煩。從小到大。不都是這樣嗎?”

方昀想了想這些年來的一些事情,也忍不住笑了,“可不是,你小的時候,就遇上了拍花子的,還被人綁到了山寨裏。真的是什麼事情你都能遇上。也不知道你這是怎麼回事。”

蕭建輝在旁邊聽了,也忍不住想笑,這幾天幫著玉嫻管閑事,他都有些麻木了。玉嫻真的就是個惹事精,啥事都能碰的上。

一共又走了五天。這才到了濟州東阿縣。大家找了個客棧安頓下來,玉嫻就提出想要去看看這裏的阿膠作坊。方昀也知道玉嫻的脾氣,就陪著她先去了這裏的同仁堂分店。

到了分店裏。方昀拿出印信,那邊的掌櫃一看,竟然是東家來了,趕緊的請他們到裏麵坐下。大家說起來意,分店的陳掌櫃說道,“要說這阿膠,咱們鋪子也進了一些,品質還是不錯的。我這就去拿給您瞧瞧。”

不多時。陳掌櫃拿來一個盒子,裏麵裝了幾塊阿膠。玉嫻拿起來看了看,“這膠熬得還可以。不過所用的器具應該是陶製或是銅製的,所以膠的透明度不是很好。正經的阿膠,應該用銀鍋金鏟。這樣做出來的阿膠品質更佳。”

陳掌櫃看了看玉嫻,覺得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口氣倒是不小。“這位小哥說笑呢吧,銀鍋金鏟,那得多少成本啊?”

方昀一看掌櫃的反應,就知道他沒瞧得起玉嫻。“玉嫻,你說想做這阿膠,怎麼樣?要不咱們也弄個作坊,讓你試試?”

“嗯,行,咱們弄個作坊。不光隻熬這種阿膠,我還有個方子,咱們可以做出來藥效更全麵的來。”玉嫻點點頭,她來這就是為了做阿膠的。

“成,這事好辦,咱這裏有不少的作坊,有的也並不景氣,咱們可以兌一個來,這樣比自己另幹要快得多了。”陳掌櫃這時才明白,原來這個男娃娃恐怕就是另一位東家了。聽說同仁堂所有的藥方,皆是出自此人之手,倒是沒想到會是這麼年輕的一個男孩。

“麻煩陳掌櫃了,等作坊弄好了,還得陳掌櫃費心呢。”玉嫻笑了笑。

這作坊的事並不是一兩天能夠弄好的,玉嫻隻是負責出謀劃策,具體的事情她才不管呢。正好借這個機會,滿哪的去逛一逛。

因為東阿縣離濟州城很近,所以玉嫻就去了濟州。遊覽了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靈岩寺等名勝古跡,玩的很開心。之後又去了泰山,體驗了一把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玉嫻總共在這裏呆了不到一個月,陳掌櫃的辦事效率非常高,沒幾天就買好了作坊。然後按照玉嫻的要求,製作了銀鍋金鏟。大概也就十多天之後,第一批的阿膠就出來了。果然,按照玉嫻說的方法,這新出的阿膠,品質好了很多。陳掌櫃拿著這新出的阿膠,對玉嫻倒是佩服的很。

玉嫻把新藥的藥方交給了方昀,方昀又給了陳掌櫃,承諾新藥出來,有陳掌櫃一成的分子。這陳掌櫃高興的不得了,一成的分子如果弄好了,每年就會有幾千兩或者上萬兩的分紅,能不高興嗎?

事情已經辦完,玉嫻記掛著家裏快要秋收的事情,所以跟方昀就收拾行李,往回走了。回京的路上,玉嫻比較安寧,所以倒也沒什麼事情,僅僅用了六天就回到了京城。

這時候已經是七月末了,離秋收很近,回到京城之後,正好雲鬆和方氏就要回沿江村了。玉嫻去了一趟柳府,問問柳月涵要不要跟自己回沿江村去玩玩。這柳月涵的父親是個極開明的人,非常支持女兒四處走走,所以就同意了。柳月涵帶著丫鬟婆子,跟著玉嫻她們一起去了沿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