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段(1 / 3)

【注解】: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陽,襄陽則當襄水之曲,故雲。襄水,也叫襄河,漢水在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雲襄水曲。

2.“遙隔”句:指鄉思遙隔雲端。楚,襄陽古屬楚國。

3.“迷津”句:《論語·微子》有記孔子命子路向長沮、桀溺問津,卻為兩人譏諷事。這裏是慨歎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4.平海:指水麵平闊。古時間亦稱江為海。

【賞析】:

這是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鬱積。抒發了思鄉之情。全詩情感是複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這種矛盾,就構成了詩的內容。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五言律詩

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

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

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

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

長江獨至今。

【注解】:

1.搖落:零落。

2.舊壘:指吳公台。

3.南朝:宋、齊、梁、陳、據地皆在南方,故名。

【賞析】:

這是一首吊古詩,觀賞前朝古跡的零落,不禁感慨萬端。首聯是寫因觀南朝古跡吳公台而發感慨,即景生情。中間兩聯寫古跡零落,遊人罕至之悲涼。末聯寫江山依舊,人物不同,對比之中更覺得人事短暫。有人認為,最後兩句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韻。

劉長卿

(709-約790),字子房,河間(今河北河間縣)人,開元進士,曾任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他長於五言律絕,自詡為“五言長城”。有《劉隨州集》。他的詩多低落消沉。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五言律詩

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

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

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

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

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獨立”句:意即威振三邊。

2.三邊:漢幽、並、涼三州。

3.江漢:泛指江水。

【賞析】:

這首詩是贈送退伍軍人李中丞,讚揚他久經沙場,忠勇為國,感傷他老來流落的境遇。首聯先寫李氏曾是十萬大軍將帥,而老來流落;三、四兩聯寫他廉潔奉公和忠心耿耿;末聯寫江漢茫茫,年紀老邁,將“欲何之”?全詩對久經沙場,晚淪江漢的老將,寄予無限的同情。全詩悲涼慷慨,感人至深。

餞別王十一南遊

五言律詩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

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

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

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注解】:

1.飛鳥:比喻遠行的人。

2.沒何處:側寫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後,當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這裏指太湖。

5.“誰見”兩句及“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惲《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汀洲,水中可居之地,這裏指江岸。白蘋,一種水草,花白色,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