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舉人聽了來人的傳話,帶著行李快馬加鞭的向著晉州趕了過去,至於自己答應過的那些話,孫舉人早就忘在腦後了。
127
孫舉人不記得自己說過的那些話了,但是徐舉人可是記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的。
為了自己心目中美好的前程,徐舉人這一回真的是豁出去了,他隨著商隊回到家裏之後,就開始翻箱倒櫃的清點起自己的家產來。
但是他們的底子真不是一般的薄,要不然也不會為了錢娶回那麼樣的兩房媳婦,徐舉人在家裏來了一個清倉大掃除之後,連房子帶地在加上家裏的存款,滿打滿算的還不到50兩。
這其中房子和地還是占了大頭的,他們家手中的活泛錢,那是連1兩銀子都沒有的。
徐舉人在清點完自己家的財產之後,又要去清點媳婦們的嫁妝,他到是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在那兩房女人那裏得到什麼準信的,於是便不去她們的屋裏,而是去了徐老太太的房裏,要她把關氏和廖氏的嫁妝單子給拿出來。
徐老太太如今的身子骨是越發的不好了,本來就病著,又沒錢吃藥,隻好熬著,在聽說了兒子的落榜之後,精神更是萎靡不已,成天懶懶的依在床上,連門都不出了。
她看見兒子風風火火的進來,連跟她請安都沒有,就要她將媳婦們定情的時候送過來的嫁妝單子給他,不僅很是疑惑,就問到:“兒呀,你這樣急急忙忙的是要幹什麼呀?”
徐舉人聞言回到:“母親兒子這一回在京城認識了一個很有本事的哥哥,他答應幫兒子的忙,隻要拿出3000兩,兒子就能做大官了,母親這是多麼難得的一個機會呀,你快一些將她們的嫁妝單子給我,叫我算一算還差多少。”
徐老太太畢竟比他兒子見識了十幾年的市麵,聽了徐舉人的話當時就懷疑了對他說到:“兒呀,你才跟人家認識幾天呀,非親非故的人家憑什麼幫你呀,不過一起住了幾天,說過幾句話而已,你可知道那人是何人品有何家世嗎,不要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小心著了人家的道。”
可是徐舉人現在的腦袋已經被他自己描繪出來的錦繡藍圖給填滿了,那裏還能夠聽的進去別人的意見,他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徐舉人權當沒有聽到,見母親不肯拿出兒媳婦們的嫁妝單子,他就有些不耐煩了,起身打算自己找。
徐老太太眼見兒子在自己的屋裏四處翻騰,卻無力阻止,連續幾次的打擊,已經讓她來自己起床的力氣都沒有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把媳婦們的嫁妝單子翻找出來,然後拿著它們揚長而去。
你還別說,徐舉人娶的這兩房妻妾的陪嫁還真的是不少,起碼在青石鎮上來說,算得上是上等的人家了。
關氏就不用說了,出了那樣的事情,要是不給賠上豐厚的嫁妝,關蓉怎麼可能嫁的出去。他們家的傳統,嫡出的姑娘出嫁,都有500兩的陪嫁,關二嬸子怕女兒虧到,又給塞了200兩的銀票給她壓箱底。關老太太臨去世之前,也另給了她一些土地,再加上族裏麵別的的親戚給的填妝,關氏的嫁妝算一算,刨除銀票都能折出1000多兩的銀子。
而廖氏的家裏雖然隻是商戶人家,做的也不是什麼大買賣,但是他們家裏嫡出的小姐隻有廖氏一個,上麵的父母兄長又都疼她,怕她嫁到強勢的夫家裏會吃虧,卯足了勁兒的給她添嫁妝,一家人掏空了大半的家底,在她進鹽商夫家之前給她湊出了1500兩的嫁妝。